台湾省网红馆长说:“国民党打内战,输给了共产党,被赶到台湾来,在岛内又被民进党打败了,成为在野党,有什么资格和大陆谈对等尊严呢?” 希望郑丽文女士能理解馆长。 馆长这话虽然糙,但之所以扎心,是因为它戳破了一层窗户纸——今天的国民党,面临的已经不只是选举的输赢,而是一个根本性的“叙事危机”。 他们不知道该给岛内年轻人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了。过去,“反攻大陆”是一个清晰的故事;后来,“建设宝岛”也是一个可行的故事;再后来马英九时代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勉强算一个维持现状的故事。但现在呢?这个故事越来越讲不通了。 我看到一些分析说,国民党现在就像一个家族企业里的长辈,还在反复强调祖上的荣光和“一个大家族”的规矩,但家里的年轻人早就搬出去自己住了,他们更关心的是下个月的房租、水电费和自己的小日子怎么过。你跟他说祖宗基业,他觉得遥远又抽象。 你也可以说国民党在维持两岸和平稳定上,提供了一种刹车的力量,这确实有它的价值。但问题是,光会踩刹车,不知道要把车开向哪里,司机和乘客都会感到迷茫。民进党那边,不管你同不同意,它的目的地很明确,叙事简单粗暴,反而更有煽动性。 所以馆长这种曾经的“深蓝”支持者都开始反戈一击,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信号。我一个朋友的观察可能不代表所有人,但很有启发,他说:“国民党的论述,常常停留在解释‘我们不是什么’,而不是清晰地告诉大家‘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去哪里’。” 这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党派之争了,它反映的是整个台湾社会在身份认同和未来选择上的巨大撕裂和困惑。当一个百年大党,连自己最核心的“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都回答不清楚的时候,被一个健身网红几句话问倒,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这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远去,和另一个时代的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