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开始流行“三无婚礼”啦! 最近咱南阳的年轻人结婚,兴起了一股“三无”新风尚,说白了就是不要彩礼、不买三金、不办酒席,领完证叫上双方至亲吃顿便饭,这婚就算成了。 这股风其实从2025年下半年就越来越盛,尤其宛城区瓦店镇逵营村那对小夫妻的婚事,好多人都听说了。今年7月,村里的小王要娶市区的小李,一开始女方家提了18万8的彩礼,还得买三金,常年打工的小王愁得睡不着觉。 还好村里红白理事会及时介入,跟两边家长谈心,说透了“大操大办耗财力,简办婚事更暖心”的道理。最后两家人达成共识,啥彩礼三金都免了,婚礼就在村里搭个简易舞台,连仪式带吃饭花了不到8000块。 其实这不是偶然,咱南阳早就是河南婚俗改革实验区了,南召县去年底还专门出了政策,说6万以上就算“天价彩礼”,宴席也建议控制在18桌以内。民政部门还老办集体婚礼,今年“520”就有50多对新人一起办仪式,省钱又热闹。 说实话,以前南阳娶媳妇真不容易,彩礼从早年的5万8万飙到15万18万,有的还得绑着车房,好好的喜事愣是成了愁事。不少家庭为凑彩礼掏空养老钱,甚至借钱,婚后小两口一睁眼就背着债,哪有幸福感可言? 现在年轻人想通了,他们更在意日子过得实在不实在。美团的报告都说了,95后办婚礼就认“性价比”,超60%的人能接受5万以内的开销,这跟以前平均17万的花费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省下的钱能当小家启动资金,买家具、搞装修,或者留着应急,比打肿脸充胖子办酒席强多了。就像逵营村那对小夫妻,结婚俩多月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双方父母还常帮忙,这才是真幸福。 不过这股新风能吹起来,也离不开村里的引导。茶庵街道的红白理事会就提倡“三减”,彩礼控制在3到5万,宴席每桌不超500块,还把那些“堵门”“三媒六聘”的虚头巴脑环节都砍了,村民们都挺赞同。 其实婚礼的本质从来不是排场大小,而是两个人是不是真心相待。以前老觉得彩礼少了没面子,现在看小王他们,零彩礼照样过得红火,反倒让更多人明白,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这“三无婚礼”减的是负担,加的是幸福。咱南阳这股婚俗新风,确实值得点赞。你们觉得这做法中不中?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