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印度又出手了 2025年11月10日消息,印度财政部正式拍板,宣布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亚麻织物继续征收5年反倾销税,内地每米2.36美元,香港每米1.14美元。 这笔钱算得清清楚楚!中国内地每米布就要多交2.36美元,香港则是1.14美元。别看数字不大,叠加上数量可真是要命。印度海关编码5309项下的亚麻织物全都逃不掉。 印度国内企业Grasim Industries Limited-Jaya Shree Textiles今年3月提交申请,硬是推动了第三次日落复审。这家本土纺织巨头摆明了要借政策之手把中国产品挡在门外。 回溯整整十七年前,这场贸易拉锯战就拉开了序幕。2008年10月印度首次发起反倾销调查,2009年开始正式征税。当时的税率还是卢比计价,中国内地206.24卢比/米,香港209.72卢比/米。 2015年第一次日落复审时,税率曾短暂下调至0.75美元和0.63美元。好景不长,2020年第二次复审又涨回现在的水平,一直延续到今天。 印度财政部税收局11月7日发布第31/2025-Customs(ADD)号通报,白纸黑字敲定了这项决定。五天后的11月10日,消息通过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传回国内,瞬间点燃了纺织圈。 全球亚麻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欧美对环保纺织品的青睐本该是中国企业的机遇。印度这堵税收高墙却硬生生截断了贸易通道,逼着中国亚麻织物另寻出路。 印度本土产业同样在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上拼命发力。他们既要市场保护,又想要竞争力,这套双轨战略玩得滴水不漏。 国内纺织企业老板们连夜开会商量对策。有人提议转战东南亚设厂,有人主张开发更高附加值产品。每米2.36美元的税负像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看看印度今年的动作吧!一边对进口产品加税,一边在国内推行消费税改革,从四档税率简化为两档。保护本土产业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这场持续十七年的贸易战早已超出经济范畴。它成了印度保护主义的标志性案例,每次延期都在重申同一个立场:市场可以要,竞争请留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