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海南一女子生下女儿,回家养了3个月,突然发现出院记录上,写着“分娩一活男婴”,再加上那天有2人生孩子,她怀疑是不是抱错孩子了,到医院询问医生说是打错了,改一下就好了,见女子不信,医院解释:"生产后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告知婴儿性别,没有抱错的可能性,文书上性别错误是有可能的。" 在海南,一位妈妈小李(化名)生下女儿后,满心欢喜地回家坐月子,三个月里,她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从只会哭闹到会对着她笑,每一天都充满了幸福,直到那天,她整理孩子的出院资料,准备给孩子办理医保,却在出院记录上看到了一行让她头皮发麻的字,“分娩一活男婴”。 更让她不安的是,她清楚记得,生产当天同一家医院还有另一位产妇分娩,一瞬间,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难道我的孩子被抱错了?”她越想越害怕,立刻联系了丈夫,两人抱着孩子直奔医院。 见到医生,小李的声音都在发抖:“我明明生的是女儿,为什么记录上是男婴?那天还有别人生孩子,会不会抱错了?”医生听完,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解释:“可能是录入时打错了,改一下就好了。” 可这个答复并没有让小李安心,她追问:“就这么简单?万一真抱错了怎么办?”医院方面随后给出了更正式的回应:产妇生产后,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告知婴儿性别,母婴同室管理也有严格流程,因此“没有抱错的可能性”,至于文书上的性别错误,属于工作疏漏,确实有可能发生,家长可以找医生修改。 为了彻底打消疑虑,医院还主动提出:家长可以自行做亲子鉴定,如果确实是医院的责任,产生的任何费用以及相关责任医院都会承担,小李这才稍微松了口气,但心里的疙瘩还在。 消息很快在网上传开,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也太吓人了,要是真抱错,一家人的人生都被改写了。” 也有人表示理解:“文书错误难免,但医院必须有更严谨的核对机制。” 还有人调侃:“这孩子三个月就经历了‘性别变更’,也是人生奇遇了。” 这件事也让大家开始关注医院文书的重要性,其实,类似的小错误在医院并不少见,名字写错、性别标错、日期不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笔误”,有时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 在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人员表示,产妇生产后,医护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告知婴儿性别,母婴同室期间也有严格的身份核对流程,因此抱错的可能性极低,但文书录入环节确实存在人为失误的风险,医院会加强培训和审核,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对于遇到这种情况的家长,医生建议:首先保持冷静,保留好所有证据,其次及时与医院沟通,了解情况,如果仍然有疑虑,可以通过亲子鉴定等科学手段解决,最重要的是,相信医院会负责到底,不要让焦虑影响自己和孩子的生活。 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医疗文书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份记录,更是关乎生命和家庭的重要凭证,医院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患者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那么,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会选择做亲子鉴定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