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31岁的张作霖强势娶了18岁的许澍旸。大婚当夜,张作霖搂着许澍旸纤细

吉吉淘的过去 2025-11-11 09:26:46

1906年,31岁的张作霖强势娶了18岁的许澍旸。大婚当夜,张作霖搂着许澍旸纤细的腰肢,高兴的说:“你把老子伺候舒服了,要啥我都给!”然而,许澍旸提出的要求却让他陷入两难境地。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06年的春天,在奉天城郊的一个普通村庄里,刚满十八岁的许澍旸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 这个贫苦人家的女儿,每天都要走好几里路去挑水,还要帮人浆洗衣服来维持生计。 她的父亲早逝,只剩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着给大户人家做针线活和洗衣服勉强糊口。 虽然日子清苦,但许澍旸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性,做事勤快,待人有礼,是村里公认的好姑娘。 那时的东北正处在动荡的年代,各方势力明争暗斗。 就在许澍旸每天为生计奔波的时候,时任奉天巡防营右路管带的张作霖,已经在新民府一带小有名气。 这个出身贫寒的军官,靠着过人的胆识和军事才能,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虽然当时他还不是后来那个威震四方的"东北王",但已经是当地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作霖带队路过许澍旸居住的村庄。 当时许澍旸正挑着水桶从井边回来,虽然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但清秀的容貌和端庄的举止,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 这一眼,就让张作霖留下了深刻印象。 没过几天,张家就派人抬着聘礼上门提亲。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阵势,许家母女惊慌失措。 许澍旸的母亲本想推辞,但慑于张作霖的权势,又担心拒绝会招来祸端,最终只能含泪应允。 就这样,许澍旸被一顶花轿抬进了张府,成了张作霖的第四房姨太太。 新婚之夜,张作霖对这个年轻貌美的姨太太十分中意,许下诸多诺言。 但是让张作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出身贫寒的姑娘既不要金银珠宝,也不求锦衣玉食。 而是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请求:她想去新式学堂读书识字。 这个要求让行伍出身的张作霖颇感诧异,但看着许澍旸诚恳的眼神,最终还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许澍旸如愿进入了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她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早早到校,认真听讲、做笔记。 放学回家后,还要抓紧时间温习功课。 尽管府上其他姨太太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她有福不享自找苦吃,但许澍旸从不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她在学堂读书的事情传开,觉得有失颜面的张作霖不久后就终止了她的学业。 虽然不能再进学堂,许澍旸却从未放弃学习。 她将全部心思放在了相夫教子上,特别是对子女的教育格外重视。 她先后为张作霖生下了二子二女,分别是张怀瞳、张学曾、张怀曦和张学思。 在孩子们的教育上,许澍旸表现出非同寻常的严格。 当时张作霖的权势如日中天,张家的孩子出门都有卫兵护送,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许澍旸坚持不让自己的孩子搞特殊化。 她要求孩子们步行上学,穿着朴素的衣服,与普通学生一样遵守校规。 她还特意嘱咐下人,接送孩子的马车要停在学校远处,让孩子们自己走一段路。 许澍旸不仅重视孩子们的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她要求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学习料理日常生活。 有一次,儿子张学思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执,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我父亲是张作霖!" 许澍旸得知后,亲自带着儿子向老师赔礼道歉,并严厉告诫孩子不能仗势欺人。 这件事在张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许澍旸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张家显赫之时,许澍旸就已经为孩子们规划好了未来的人生道路。 她常常告诫子女,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真才实学才是立身之本。 她不仅聘请优秀的家庭教师为孩子们补习功课,还经常亲自检查他们的学业。 夜深人静时,总能看到许澍旸在灯下督促孩子们学习的场景。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曾经显赫一时的张家顿时陷入困境。 在这个关键时刻,许澍旸展现出了非凡的远见和魄力。 她果断带着子女离开东北,移居天津,后来又辗转至北京。 尽管失去了往日的荣华富贵,但由于她早年的精心培养,孩子们都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许澍旸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子女个个成才。 大女儿张怀瞳相夫教子,过着平静的生活,大儿子张学曾踏实本分,事业有成。 二女儿张怀曦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最令人称道的是小儿子张学思,后来成长为新中国海军的重要将领,为国家的海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许澍旸晚年定居北京,于1978年安然离世,享年90岁。 按照她的遗愿,墓碑上只简单刻着"张学思同志之母",没有提及她作为张作霖姨太太的身份。 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许澍旸淡泊名利、注重实质的人生哲学。 主要信源:(山西太原中北大学——张学良将军的手足深情)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吉吉淘的过去

吉吉淘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