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长赫格塞斯最近一番话把全世界逗乐了:他咬定中国研发的六代战斗机全是“纸糊的”,目的就是要骗美国砸钱进军备竞赛,好把美国经济拖垮。 赫格塞斯上任没多久,就在2025年上半年的一系列讲话里反复强调中国空军在第六代机上的动静是场“大骗局”。根据五角大楼的公开记录,他在那次会上直言不讳,说中国展示的那些所谓先进战机原型,其实就是些模型货,技术上站不住脚,发动机推重比低得可怜,隐身涂层也经不起高温考验。目的呢?很简单,就是想逼美国加码投资自家NGAD项目,那玩意儿光研发就烧了上千亿刀子,还没影儿。中国这招儿高明啊,摆出架势不真打,就让对手自己慌神儿,花冤枉钱去追。这话一出,全球媒体立马炸锅。英国的《卫报》直接标题党“五角大楼的纸飞机梦魇”,日本的《朝日新闻》则调侃说,这不就是在承认美国军费开支的尴尬吗?连俄罗斯的塔斯社都转载了,配文“华盛顿的烟雾弹战术”。 可话说回来,赫格塞斯这番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戳中了美军自家的一堆痛点。美国空军第六代机NGAD计划从2016年启动,本来是想搞出个能碾压一切的空中霸王,结果呢?到现在原型机F-47才刚小范围试飞,成本直奔2000亿刀子而去。国会那边预算卡得死死的,民主党议员天天追着问,为什么F-35这五代机还纠缠着软件bug和维护费高企的问题,就敢上马下一代?去年南海一架F-35C掉海里,捞上来的残骸照片刷屏,暴露了机身结构在高强度环境下的弱点。相比之下,中国这边第六代机的进度稳扎稳打。公开报道显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从2020年起就启动了相关预研,去年珠海航展上那架无尾三角翼的演示机,引擎喷口设计就透着矢量推力的苗头。 国际上对赫格塞斯言论的反应,也挺有意思的。欧洲盟友表面上点头附和,私下里却在加速自家项目。法国达索公司和德国空客的FCAS第六代合作,就在今年加码了20亿欧元预算,理由是“不能光看热闹,得跟上节奏”。澳大利亚的AUKUS协议下,核潜艇项目本就烧钱,现在又加了空中预警模块,赫格塞斯的“纸糊论”反倒成了他们要钱的借口。日本自卫队则直接采购了更多F-35A,理由是应对“潜在空中威胁”。这些动静听着热闹,其实都绕着同一个圈子转:中美空军竞赛,谁也别想轻松脱身。可赫格塞斯的话一出口,就把这事儿给简化成“中国在骗我们”,忽略了全球军工链条的复杂性。结果呢?美股军工板块短期拉盘,洛克希德·马丁股价蹿了5%,但长远看,这只会加剧通胀压力,美国老百姓的汽油和食品账单可不管你什么第六代机。 中国空军从2011年J-20首飞到现在,机队规模已超200架,巡航南海的常态化部署让美航母编队不敢太放肆。第六代机的研发,据智库兰德公司报告,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整个体系: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蜂群和卫星链路的整合。赫格塞斯在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就承认过,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积累已让美方情报部门吃不消。去年底,一份解密的五角大楼报告直指,中国可能在2027年前测试第六代原型,这比NGAD的进度快两年。可他现在又翻脸说这是“纸上谈兵”,这前后不一的调调,让人觉得五角大楼的叙事策略有点儿乱套。国际观察家如新加坡的RSIS智库,就点评说,这反映了华盛顿在舆论战上的老毛病:先夸大威胁要钱,再贬低对手稳军心。效果呢?马马虎虎。中国外交部例行回应时,只说“技术进步是和平力量”,没多纠缠,转头就把航展视频发到网上,全球军迷直呼专业。 从经济角度看,赫格塞斯这逻辑更站不住脚。美国军费2025财年高达8860亿刀子,占GDP的3.5%,光空军部分就2000多亿。中国呢?官方数据是1.6万亿人民币,折合2200亿刀子,性价比高得多。赫格塞斯说中国想拖垮美经济,这不就是在说自家军工泡沫吗?F-35项目从2001年启动,累计烧了1.7万亿,单机维护费一年超4万刀,一架J-20的成本才F-35的六成。全球投资者看在眼里,华尔街日报社论直言,这种“纸糊论”只会让盟友对美承诺打折。韩国和菲律宾的联合军演,今年规模缩水10%,理由是预算紧俏,不想跟风烧钱。 总的来说,这事儿闹腾了俩月,热度渐退,但留下的教训挺多。军备竞赛不是儿戏,美国作为老大哥,得先管好自家后院。中国第六代机的稳步推进,不是靠忽悠,而是技术积累的成果。赫格塞斯下回讲话前,多翻翻情报报告,少点民兵式调侃,或许能让五角大楼的形象稳点儿。全球空军格局在变,谁笑到最后,还得看真刀真枪的实力,而不是一纸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