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签订塘沽停战协定之前的1933年四五月左右,一夕会内部,自巴登巴登相聚之后一直结为盟友的永田铁山和小畑敏四郎因政策分歧公开对立。以此为机,陆军中央开始了皇道派与统制派的派系斗争。 当时陆军省的核心人物包括陆相荒木贞夫、陆军次官柳川平助、军务局局长山冈重厚、军事课课长山下奉文;参谋本部方面则有参谋次长真崎甚三郎、作战部部长古庄干郎、情报部部长永田铁山、运输通信部部长小畑敏四郎、作战课课长铃木率道。一夕会成员几乎占据了负责实务的部、局长及以下全部要职,但此布阵并不意味着仅仅一夕会派幕僚便可进入这些部门。 在陆军要员中,真崎、柳川属佐贺派,小畑、山冈、山下属土佐派,两派早有接触。荒木因与真崎关系密切,因而与佐贺派建立联系;而铃木率道(广岛人)也被视为小畑嫡系。这样,以真崎、荒木为核心,佐贺与土佐两派占据陆军省及参谋本部多数要职(古庄为业务型军事官僚,无政治倾向)。此外,还有与佐贺派关系深厚的松浦淳六郎人事局长、秦真次宪兵司令、香椎浩平教育总监本部长(均为福冈人)等,这些人一同形成了所谓的皇道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