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参加过两山轮战老兵回忆,来偷袭我方阵地的越军特工很狡猾,他们只穿条裤衩,光着

熹然说历史 2025-11-12 00:20:40

一位参加过两山轮战老兵回忆,来偷袭我方阵地的越军特工很狡猾,他们只穿条裤衩,光着四肢爬行,碰到地雷,皮肤能感觉到,动作也很轻,使我们防不胜防。 黑夜中无声的杀手,赤身裸体的死神。两山轮战期间,越军特工的渗透手段让前线战士胆寒。他们如蛇般贴地爬行,用皮肤感知地雷,在我军严密防线中穿行如鬼魅。这种超乎常人想象的作战方式,至今仍是参战老兵挥之不去的梦魇。 张建国是河南洛阳人,1984年2月随部队开赴云南前线。第40师一部7分钟占领662.6高地,5小时20分攻上老山主峰,战斗胜利后我军迅速转入防御。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越军特工的威胁让前线官兵夜不能寐。 两山轮战基本上一直反复争夺、对峙到1989年,在这漫长的五年时间里,张建国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有经验的班长。他亲眼目睹了越军特工的可怕手段,那些场面至今想起来还让他后怕。 越军特工的渗透能力确实厉害。越军特工主要使用特工分队对我阵地进行渗透,以配合步兵实施进攻作战。他们经过长期训练,身体素质极强,对地形熟悉程度超出想象。这些人不是普通士兵,都是从各部队挑选出来的精英。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伪装技术。只穿一条短裤,浑身赤裸,四肢紧贴地面爬行,动作轻得像猫一样。在黑暗中,他们的身体几乎与泥土融为一体,即使距离很近也很难发现。更可怕的是,这些特工对我军布设的地雷阵有着超强的感知能力,用手掌轻抚地面,靠皮肤感受土壤的细微变化来判断是否有地雷。 越军特工以逐点观察、逐点推进的方式渗透,利用夜暗或丛林为掩护,这种战术让我军防不胜防。他们通常选择雨夜行动,利用雷声掩盖移动的声音。有时候我军哨兵根本听不到脚步声,只能通过观察动物的反应来判断敌情。老鼠突然慌乱逃窜,鸟类停止鸣叫,这些都可能是敌人接近的信号。 张建国记得有一次,他在前沿阵地值班时,平时活跃的老鼠群突然四散逃窜。他立刻警觉起来,紧握手中的步枪,仔细观察前方。过了很久才发现一个黑影在地面缓慢蠕动,那个越军特工的动作轻得像蛇一样,每一次移动都小心翼翼。 这些特工不仅身手敏捷,战术素养也很高。他们潜入我军阵地后,主要执行侦察和破坏任务。有的在我军阵地投掷手榴弹,有的专门破坏通信设备和武器装备。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南人民军以一个排的兵力对老山前线我方64、66号阵地实施偷袭,这种突袭行动在两山轮战期间时有发生。 面对越军特工的威胁,我军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防御措施。张建国所在的部队开始加强夜间巡逻,在雷区边缘设置更多观察哨,利用各种手段监测异常情况。他们学会了通过观察动物行为来判断敌情,把老鼠叫作”活警报器”。 战斗环境极其恶劣。老山地区山高坡陡,原始森林茂密,雾大多雨且毒虫蛇蚁很多。战士们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与越军特工周旋,压力可想而知。猫耳洞里温度四十多度,潮湿闷热,战士们经常皮肤溃烂。雨季更是噩梦,积水不退,人整夜泡在水里。 张建国说,那些越军特工确实训练有素,但我军也不是吃素的。经过几年的实战锻炼,我军官兵的警觉性和反应能力大大提高。后期越军特工成功渗透的次数明显减少,取得的战果也越来越有限。袭击过后,我方就发现”辛柏林”雷达仅有电源部分被炸坏,简单修理后便又将其投入了战场。 两山轮战,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影响深远,大批部队得到了实战锻炼。对张建国这样的参战官兵来说,这段经历是他们军旅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面对越军特工的威胁,他们学会了在恶劣环境下坚守阵地,学会了与狡猾的敌人斗智斗勇。 1989年战争结束后,张建国被调到军械部门工作。他经常向年轻战士讲述老山的经历,告诉他们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他说:“那些越军特工确实厉害,但我们守住了阵地,完成了任务。这就是军人的职责。” 两山轮战从1984年正式开战,直到1993年2月中央军委批复,撤销云南前指,边防部队转入正常守卫,两山轮战正式结束。这场长达近十年的战争,锻炼了我军,也让参战官兵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对于张建国这样的老兵来说,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守卫了祖国边疆,为改革开放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那些在黑夜中爬行的身影,成了一代军人难忘的记忆。越军特工的狡猾手段虽然可怕,但我军将士的坚守更值得敬佩。您身边有参加过两山轮战的老兵吗?他们还记得那些惊心动魄的夜晚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听到的故事。

0 阅读:97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