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497年前的今天一代民族英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翰林有书香 2025-11-12 16:44:46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497年前的今天一代民族英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降临华夏大地。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17日),字元敬、文明、汝谦,号南塘、孟诸。祖籍凤阳定远(今安徽定远)。戚继光自小就喜欢“弄捭阖,多权奇”,少年时代即已“通文史经义”。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父亲戚景通病逝,就在这一年,年仅十七岁的戚继光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职。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五年的戎马生涯。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倭寇在山东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从此戚继光与沿海地带的倭寇展开了大小数十场交战无一败绩,让倭寇闻风伤胆。一代抗倭名将北御鞑靼,南征倭寇,他用自己的一生精忠报国,让北方几十年无无战事,让南方倭寇不敢肆无忌惮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后,戚继光被调往广东,数年后被劾罢归乡,最终在穷困失意中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病逝,享年六十一岁。后追赐谥号“武庄”,又改谥“武毅”。 戚继光年少时留下的雄心壮志之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最终成为了现实,他一生未被封侯。晚年还不幸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文武双全一生忠君报国,死后为后世留下的诗集《止止堂集》影响甚远,特别是《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作在练兵、治械、阵图等方面多有创见和总结,推动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发展。戚继光遗迹

0 阅读:2
翰林有书香

翰林有书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