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非常不同意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用户对里程焦虑已脱敏”的观点显然与市场实际脱节,片面性可从用户决策逻辑、市场结构及企业战略三个维度客观剖析:用户购车决策中,续航里程仍是核心考量指标之一。即便当前纯电车型续航普遍提升至400公里以上,用户在选车时仍会重点对比不同车型的CLTC/NEDC续航数据,甚至会因100公里左右的续航差距调整购车意向。这种决策倾向并非非理性,而是源于实际用车场景的潜在担忧——哪怕每年仅1-2次长途出行,用户仍会将“能否顺利抵达目的地”作为底线诉求,这种对“极端场景可用性”的关注,本质上仍是里程焦虑的延续。从市场结构来看,燃油车、增程式及插电混动车型的持续热销,恰恰印证了里程焦虑的客观存在。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车型渗透率虽稳步提升,但混动车型(含增程、插混)占比已接近40%,燃油车仍占据近半数市场份额。多数用户选择混动或燃油车,核心诉求便是规避纯电车型的续航限制与补能依赖,这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逻辑,正是里程焦虑未被消解的直接体现。企业战略调整更能反映市场对里程焦虑的真实反馈。最近某些车企,从聚焦纯电转向“纯电+增程”双线布局,并非技术路线的随意切换,而是对用户核心痛点的精准回应。企业的市场行为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若用户真的对里程焦虑脱敏,头部车企无需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增程技术,这一战略转向恰恰说明,里程焦虑仍是影响市场选择的关键变量。尽管超充网络、换电技术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补能焦虑,但续航里程作为“基础保障”的属性从未改变。所谓“脱敏”,更像是对当前技术进步的过度解读,忽视了用户对用车安全感的核心诉求。正视里程焦虑的客观存在,才是对市场规律与用户需求的理性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