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是魔鬼!”河南周口,男子婚内出轨,导致对方以怀孕。经人调解男子无奈赔偿对方9万元。结果,对方事后仍然跑到男子所在单位闹事。过程中,男子一家人情绪激动与对方发生冲突。结果,男子的两个亲妹妹被以侮辱罪判刑!男子妻子被行政拘留、罚款后,被以涉嫌强制猥亵、侮辱罪批捕,不过,4个月后被取保候审。因为没了后续,男子一家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万万没想到,转眼8年过去了,男子妻子再次被以涉嫌侮辱罪逮捕,一同被逮捕的还有男子的表妹。 2016年,国企中层崔某对外是模范丈夫,逢人就夸妻子杨某贤惠。没人知道他公文包夹层里,藏着给离异同事张某买的奶茶小票,两人悄悄走到了一起。 张某离异后独居,错把崔某的家庭责任感当成可靠,明知对方已婚仍抱有转正幻想。两人在楼梯间、咖啡馆偷来往大半年,直到张某月经推迟,验孕棒两条红杠让她慌了神。 张某攥着孕检报告堵在崔某下班路上,把报告拍在引擎盖上哭骂:“要么离婚娶我,要么给二十万!”崔某慌忙拉她到路边求饶:“孩子小,我妈身体不好,不能离啊!” 调解室里,张某拍桌骂崔某“骗子”,杨某坐在角落指甲抠得泛白。听到“怀孕”二字,她眼前一黑栽倒,醒来后对崔某只说一句:“我要保住这个家。” 2017年4月,双方达成协议:张某打胎,崔某赔偿9万元两清。谁也没料到,两个月后矛盾会彻底爆发。 拿到9万元的张某,看着镜中憔悴的自己,想到崔某一家的安稳,越想越失衡。她觉得流掉孩子的委屈,9万块根本不够弥补。6月的上班高峰,张某穿红裙踩高跟鞋冲进崔某单位大厅,扯着嗓子喊:“崔某!骗我感情还让我打胎,你还是人吗?” 同事们围观看热闹,崔某脸涨得铁青,手抖着给妻子和母亲打电话:“快过来,张某闹到单位了!”刚送完孩子的杨某赶来,正好听见张某骂自己“黄脸婆”。积压的委屈瞬间爆发,她冲上去抓着张某:“你凭什么骂我?破坏别人家庭的东西!”两人立刻扭打起来。 崔某的两个妹妹赶到,见嫂子头发被抓乱,上前就撕张某的裙子:“让你乱说话!”混乱中“刺啦”一声,张某短裙被撕到大腿根,大厅里的人纷纷别过脸。 杨某看着张某的狼狈样,又想起那句辱骂,气得发抖。她抬手攒足力气,“啪”地打在张某脸上。这清脆的一巴掌,成了八年后逮捕令的导火索。 张某报警后,警方调取监控,冲突过程一目了然。崔某的两个妹妹因撕扯致张某暴露,构成侮辱罪。法院判大妹妹有期徒刑10个月,小妹妹管制2年。 姐妹俩被铐走时,大妹妹哭着喊“为了嫂子”,小妹妹吓得腿软。崔母赶到派出所见女儿被带走,当场晕倒住院。杨某心存侥幸:就打一巴掌,应该没事吧?可警察的话让她从头凉到脚。 警方先对杨某行政拘留15天、罚款500元。可拘留期满刚出门,就有警察举着逮捕证等她。 原来张某不服,坚持控告杨某“强制猥亵、侮辱罪”。警方复核后认为涉嫌刑事犯罪,直接刑拘逮捕。 看守所里,杨某每天掉眼泪,想不通自己保卫家庭反倒成了阶下囚。四个月后因证据不足取保候审,她以为风波已过,却不知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取保候审后,杨某安心操持家务,送孩子上学、照顾瘫痪婆婆,日子平淡踏实。儿子从小学升到高中,婆婆也能坐轮椅了。八年里警方没再找她,张某也没露面。杨某把行政处罚决定书压箱底,以为旧事已翻篇。 2025年9月28日,儿子18岁生日前一天,杨某买了排骨准备庆祝,刚到单元楼就被警察拦住。 “杨某,2017年6月18日你在XX单位殴打侮辱张某,依法刑事拘留。”警察的话让她手里的排骨掉在地上,油渍蹭脏了裤腿。当时在场的崔某表妹也同时被抓,10月25日两人被正式逮捕,等待法院审判。 崔某赶回家时,儿子正蹲在地上捡排骨哭:“爸爸,妈妈为什么被抓?”崔某抱住儿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某哥哥找律师才知,八年来张某换了三个城市,每年都带病历、照片回来看守所递材料,笔记本记满控告记录。 朋友劝她算了,张某指着脸上的旧疤——当年杨某打的,说:“她让我当众受辱,这仇必须报!” 2025年积案清理,警方重调监控,杨某打巴掌的画面清晰可见。加上张某八年的控告材料,证据链完整。律师告诉崔某:“15天拘留能折刑期,但刑事案底会影响孩子考公参军。”崔某瘫坐椅上,才知自己当年的错毁了所有人。 这事被发布到网上,网友们吵成两派。支持杨某的人说:“张某明知已婚还插足,闹到单位换谁都忍不了,打一巴掌罪不至逮捕吧?崔某才是根源,凭什么只罚女人?” “八年了还揪着不放,张某也太记仇了!” 反对者反驳:“冲动不是借口,法律不管对方是不是小三,打人侮辱就是违法,做了就要担责。” “张某插足不对,但人身权受保护,杨某她们撕衣服打人早超合理范围了。” 也有人说:“张某插足别人家庭不对,但她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杨某和她的小姑子动手打人、撕衣服,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 对此,屏幕前的你如何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