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政委”表示:如果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没说的,揍它!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那句“存亡危机事态”,不只是说说而已。这简直就是把美日同盟推到了悬崖边上,做了一次极限测试。 她以为自己喊得越大声,美国就越会给她撑腰,但这个局,恐怕没那么简单,高市早苗这位安倍晋三的政治门徒,立场比她老师还要僵硬。 安倍当年提“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还留了点模糊空间,高市倒好,直接把话挑明,说台湾出事,日本就可能动用集体自卫权,这是拿2015年通过的安保法案当尚方宝剑了。 这么做,在日本国内竟然反响不错。她的内阁支持率一口气冲上八成,民众好像也觉得,对中国就该这么硬气。 这股民意,给了她豪赌的底气。她的算盘很简单:把日本和美国彻底捆死,让中国不敢轻举妄动。 但这套剧本,美国人真的会照着演吗?别忘了,联盟这种东西,说到底还是生意。 前总统特朗普访问日本时,面对中国外交官威胁高市的问题,他眼皮都没抬,反而一门心思地谈起了美日贸易逆差。这就是典型的交易式外交。 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美国真的愿意为了一个“主动挑衅”的盟友,去跟一个拥有三艘航母、上百架歼-20隐形战机和高超音速导弹的对手硬碰硬吗? 恐怕华盛顿的战略家们会更倾向于提供点情报和后勤支持,然后让日本自己在前线顶着。 高市把话说得太死,等于提前把一张牌亮给了美国,逼着对方去计算和中国全面开战的巨大成本,这种做法,非但没能买来“保险”,反而可能触发了盟友的“避险”开关。 而中国这边的回应,简直就是一套组合拳,招招都打在美日同盟的裂痕上,面对高市的强硬,北京不仅通过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谴责其干涉内政,更亮出了实实在在的肌肉。 中国的GDP是日本的三倍以上,制造业体量超过G7总和,两百万现役军人对日本十五万自卫队,这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历史性逆转。这种硬实力的展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更要命的是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心理攻势,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在社交媒体上暗示要让高市“砍头”,这种话让日本朝野震动。学者金灿荣更是直白地说,日本敢介入就必须“揍它”。 这些看似冲动的言论,其实都在向美国传递一个信号:我们对台湾问题的决心是不计成本的,甚至可以是非理性的。 中国近代以来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的民族记忆,让很多中国人觉得,这或许是一次清算历史旧账的机会。 中国所有的反击,最终都汇成一个问题扔给了华盛顿:“为了这么一个冒进的日本,你准备好打一场可能会被载入史册的惨烈战争了吗?”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高市早苗的强硬路线,非但没有锁住美国,反而把美日同盟的信任危机彻底摆上了台面。她想消除模糊,结果却让盟友的摇摆和中国的决心变得无比清晰。 这场围绕台湾的博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三方对峙,它正在深刻考验美日同盟的根基。 如果东京和华盛顿不能清醒认识到这场由盟友自己引发的信任危机,那误判的风险只会螺旋上升,最终把所有人都拖入谁也无法承受的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