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能力买闪灵具体测试一下,但是逻辑上来说,所谓LCC+ACC+LKA,其实现

杰克说说车啊 2025-11-14 14:09:03

我没有能力买闪灵具体测试一下,但是逻辑上来说,所谓LCC+ACC+LKA,其实现在很多所谓的全速域自适应ACC,或者也有叫全速域自适应LCC就已经涵盖了上述三个名词包含的概念。自适应ACC(自动巡航控制系统)还是基于以雷达为核心的传感器,近年来才补充一部分摄像头的视觉信息,传统的自适应ACC系统对于车道的识别,主要是通过测量当前车道的车辆以及车道旁的物体,以及结合当前车辆正在行驶的道路弯度半径和道路平均宽度来进行拟合计算的。这几年结合了摄像头的视觉信息,表现会好一点,在普通道路也可以用,可能会给一些用户以自适应ACC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陆尚PHEV就有自适应LCC+ACC+LKA的系统,在任何车速下都能使能,在海南的地面普通道路,我也是用这套系统开,除了不能换道,基本无需干预就可以轻松行驶,给我很惊艳的感觉。但是由于这套系统依赖的传感器有明显的短板,其逻辑算法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只能在道路线非常清晰,最好有一定的前后车辆作为参考的条件下使用。那陆尊PHEV就有具备L2+级的辅助驾驶,能力就更高一些。至境L7就具备了包括城区NOA在内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目前是这么个级别能力。所以自适应ACC对于道路的识别能力,是不能和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视觉系统或带有激光雷达的系统来进行对照的。尤其是陈震老师当时在通过缺乏道路标志的十字路口,同时路口两边的道路是有对不齐的状态的。这确实超出了这套系统的标准上限。至于为什么没有刹停,这就又涉及到了在车辆处于全速域ACC模式下,车速、AEB的局限以及识别车头的识别能力与逻辑的问题上。我觉得可以说有改进的空间,但因为我没有看到闪灵事故车辆的完整事故过程视频,我不能说这样有问题。而且逻辑上来说,这个策略是很成熟的。这个成熟的意思是:能搞定的就是能搞定,不能搞定的就是搞不定要靠车主,已经范式化了。很多人不能理解,所有主动安全系统在开发中的首要开发目的,是要100%的确定不要被误触发,而不是遇到危险时要100%触发。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当传感器和算法能力提升了之后,才能拓展主动安全系统能使能的场景。当然,还是这句话,我 没有机会开过闪灵,也不是很清楚闪灵的全速域ACC是否配置或者向陈震老师承诺,有超越L2+级的软硬件能力。我仅就从大家争论的这个全速域ACC的角度来说,目前一般行业理解的最好的自适应ACC/LCC系统,确实已经在完成很好的高速自适应全速车道保持自动巡航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城市完善道路的全速车道保持跟车等操作,可以解放很多人的驾驶疲劳。但是确实不能用L2++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来理解。当然,我还是很希望这个辩论直播如期举行的,因为这样陈震老师可以披露更多的事故细节和科普一下闪灵的系统的感受,另一方面我也看看贾佳老师能扛几个回合,以及这次要带什么道具到现场PK。最好通过辩论让民众也能更好的认识到这个技术交织的时代,如何正确理解主动安全

0 阅读:0
杰克说说车啊

杰克说说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