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新闻联播的开场白,说了些啥?感觉有点不一样了!触动挺大的,说幸福生活有根源,

扬扬妈妈 2025-11-15 10:54:05

昨晚新闻联播的开场白,说了些啥?感觉有点不一样了!触动挺大的,说幸福生活有根源,根源是革命先辈打下的! 这话听得人心里一热!不是空泛的口号,是实打实戳中了人心底最软的地方——2025年11月12日那期的开场白说得更直白:“现在的好日子,全靠毛爷爷那帮老革命打下的江山、攒下的家底”,这种不加修饰的表述,比任何华丽辞藻都有力量!以前总说“珍惜幸福生活”,可好多人压根没细想,这“幸福”到底从哪儿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运气好撞上的,是无数人用命、用汗、用一辈子的坚守换回来的,这份沉甸甸的因果关系,新闻联播这次算是说透了! 你知道吗?革命先辈的“打江山”,可不是史书上轻飘飘的几个字,是真刀真枪的拼杀,是弹尽粮绝时的死磕!1929年的大柏地战斗,毛泽东、朱德带着红四军刚离开井冈山,被国民党军追得走投无路,连续行军近一个月,饥寒交迫、弹药紧缺,连朱德的妻子伍若兰都被俘遇害,战士们累得不想再退,硬是要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毛泽东看准大柏地的峡谷地形设下“口袋阵”,子弹打光了就用树枝、石头、空枪肉搏,连他自己都提枪冲上前线,最后俘敌800多人,才扭转了被动局面 !这哪是“打仗”,这是用命在给后人铺路啊!换作现在的我们,别说饿肚子行军千里,就算加班几天都喊苦,再想想先辈们的绝境逢生,真的没法不肃然起敬。 先辈们留下的“家底”,既有看得见的江山,更有融在血脉里的骨气。鄂豫皖苏区鼎盛时350万人,光牺牲就近100万,每3到4个人里就有一个为革命献身,留下姓名的还不到14万!抗日战争时期更惨烈,山东一省就牺牲了653万同胞,河北548万,山西283万,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是为了“不 让后人受欺负”的信念,才变成了无所畏惧的战士。新中国成立后更不容易,百废待兴的时候,“铁人”王进喜跳进泥浆池搅拌石油,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搞“两弹一星”,农民们顶着烈日修红旗渠,硬是用几十年时间,从只能造简单农具,建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这才有了我们今天高铁飞驰、航天探月的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说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不是某个英雄的独角戏,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合力,铸就了历史的丰碑 ! 可现在有些年轻人,真的把这份家底看得太轻了。刷着短视频抱怨生活不易,吐槽工作太累,却忘了他们能安安稳稳上学、平平安安上班,背后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战火,用艰苦奋斗筑牢了根基。更可气的是还有人搞历史虚无主义,说什么“革命先烈的牺牲没必要”,这种人根本不懂,没有先辈们的“打”,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稳”;没有他们的“苦”,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甜”。你去过大柏地吗?那里的土墙至今还留着当年的弹孔,每一个孔洞都在诉说着“不容易”,这种看得见的历史,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你有没有想过,新闻联播为啥现在说这话?因为时代越发展,越不能忘了根脉。就像高楼不能没有地基,大树不能没有根系,我们的好日子,就是扎在革命先辈用牺牲和奉献筑起的“根”上。他们留下的不仅是物质家底,更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不是过时的老古董,是现在我们面对“卡脖子”难题、面对生活挑战时,最该捡起来的法宝。现在的脱贫攻坚、医保覆盖、科技突破,都是在先辈打下的基础上继续前行,这就是“传承”的真正含义——不是守着过去,是带着先辈的信念,把日子过得更好。 还有个扎心的问题:我们这代人,该怎么接过先辈的“接力棒”?不是让每个人都去抛头颅洒热血,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守住那份责任。工人把产品做好,老师把学生教好,普通人认真生活、珍惜当下,就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那些觉得“历史没用”的人,其实是不懂,忘记历史就等于丢掉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了精神支撑,再富裕的生活也会少了分量。 革命先辈用一生证明了“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我们用日常行动证明“铭记历史”不是一句空话。好日子有根源,这份根源需要我们守护,更需要我们壮大。先辈们打下的江山,我们要守得住、发展得好,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