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谈波克罗夫斯克:任何撤军决定都是由当地军事指挥官决定的。 波克罗夫斯克这地方,可能很多人没太听说过,但在俄乌战场上,它可是块实打实的“硬骨头”。 它位于顿涅茨克州西北部,距离前线不过几十公里,既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重要补给枢纽,也是阻挡俄军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推进的关键屏障。 最近几个月,俄军对这里的攻势可以说是“下了血本”,每天都有密集的导弹、无人机轰炸,还有地面部队的轮番冲锋。 当地的基础设施早就被炸得不成样子,民房塌了大半,医院、学校也基本停摆,大部分平民早就撤离了,留下来的除了守军,就是少数不愿离开的老人。 之前网上就有不少声音讨论,乌军是不是没必要在这片废墟上死磕,毕竟每多坚守一天,士兵的伤亡就多一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泽连斯基在最新的记者会上回应了这件事,一句“没有人强迫他们为了废墟而牺牲”,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他还特意强调,会全力支持当地指挥官的决定,不管是继续控制局势,还是觉得代价太高选择撤离,高层都会无条件认可。 说实话,泽连斯基这个表态,和之前乌军“坚守每一寸土地”的口号比起来,确实温柔了不少。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打了这么久的仗,乌克兰的兵力损耗本来就大,波克罗夫斯克的阵地战又是出了名的“绞肉机”,再硬撑下去,只会让更多年轻生命白白牺牲。 前线指挥官天天泡在战场上,哪里的防线吃紧、士兵的状态如何、补给能不能跟上,他们心里最有数,把决定权交给他们,总比坐在基辅的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要靠谱得多。 而且泽连斯基这么说,也是在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毕竟美西方的援助不是无限的,盟友们也越来越关注乌军的伤亡情况,总不能让外界觉得乌克兰在“草菅人命”。 说白了,战争的本质不是争夺一堆破砖烂瓦,而是保护活着的人,要是为了所谓的“领土象征”,把士兵都耗光了,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决定也挺考验乌军凝聚力的,毕竟之前一直强调“绝不退缩”,现在突然松口说可以撤离,得让士兵们明白,这不是投降,而是对他们生命的尊重。 还有俄军那边,会不会觉得乌军是在示弱,从而加大攻势?这也是个未知数。 但不管怎么说,把士兵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这个方向肯定是没错的。 战争打了这么久,双方都付出了太多代价,与其在废墟上互相消耗,不如早点回到谈判桌前,寻找和平解决的办法。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