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教育评论文章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身边的中小学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某某教育集团附属学校”?一副“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样子。作者提出了问题,并且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妥。 我以为是的,这位作者的意见值得深思。首先是观念。凡事是不是越大越好?我觉得未必。例如机场,我喜欢首都机场,乘飞机直接并好找,大兴机场真大却好难找,服务又跟不上,不喜欢;再如国家大剧院,真大却极不方便,首都剧场之类的小而方便,直接进入,不就是看戏吗,等等。所以要转变观念,并不是越大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小越好,关键是根据定位,适宜为好。 其次,无论大小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挂上牌子一了百了。我了解一些所谓集团校,母体学校根本不管,或者说也管不了子校的事情,子校该怎么教还怎么教,如此集团校意义在哪里?! 三是,如果集团校名副其实,其管理成本和各方面支出都增大,这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未必是好事。 还有好多方面可以研究,总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绝对不是挂上羊头、大家都卖羊肉就可以了,真的要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和有针对性地解决。反正,学校不是越大越好、一个集团百十学校并非都好,这,是真的。

用户10xxx00
卖房和高学费是关键。还不如用钱奖励来激励小孩子读书。读书有干劲,有天赋的孩子蹦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