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成了“高级养老院”?光骂没用,这三方不改变,谁的孩子都得栽跟头 网上看

枫叶漫天 2025-11-16 00:06:42

大学成了“高级养老院”?光骂没用,这三方不改变,谁的孩子都得栽跟头 网上看到一段话,挺扎心的:“大学教育再不改革,将是整个民族的灾难!上大学就是睡觉打,游戏,谈恋爱,胡搞八搞。” 这话像一声炸雷,底下很多人叫好,看来是戳中了不少人的痛处。但静下来想想,这话虽然解气,可把所有大学生一棍子打死,把所有问题都推给“教育不改”,是不是也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了? 大学真的全面崩塌,成了“灾难现场”了吗? 说实话,这不公平。就在我们身边,多得是挑灯夜读、泡在图书馆实验室的同学。但同样真实的是,也有一部分人,大学四年确实过得浑浑噩噩,把校园当成了舒适圈,过得有点像“高级养老院”。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板子,可不能只打在学生身上。 1. 有些课堂,跟外面的世界“断联”了。 最让人无奈的是,辛辛苦苦学了一学期,发现教材内容还停留在十年前,老师讲的案例跟现在社会完全对不上号。这就像你急着要去一个地方,却拿到一张早已过时的地图,那股子学习的劲儿,一下就被泄掉了。 2. “考上就轻松了”,这句安慰成了魔咒。 高中时,老师和家长常用这句话给我们打气。结果呢?很多人真把大学当成了终点,以为进来就能歇口气。加上大学普遍“严进宽出”,只要不挂科太离谱,总能毕业。这种氛围,不知不觉就磨平了很多人的锐气。 3. 突如其来的自由,反而让人迷失。 高中时,目标清晰得只有一个:高考。进了大学,突然没人给你划重点、定目标了。如果自己再没点想法,就像船没了舵,只能在原地打转。这时候,打游戏、谈恋爱这些即时就能获得反馈的事情,很容易就填满了空虚的时间。 那么,到底该谁动手来改变这个局面? 指望天上掉下来一个英雄,或者某个部门发个文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想法不太现实。教育是件复杂的事,就像推动一艘巨轮,得四面八方一起用力。 首先,舵在大学手里。 大学不能只盯着排名和论文数量,核心还得回到“育人”上。课程能不能及时更新,跟上时代?能不能多开些真正有启发的课,而不是照本宣科?能不能多请些从行业里来的老师,让学生知道学的东西到底怎么用?让学生看到学习的价值,他们自己就会往前走。 其次,桨在我们每个学生自己手里。 说到底,路是自己走的。环境有不如意的地方,但选择权最终在自己手里。是跟着大流混日子,还是主动去图书馆、去蹭课、去参加实践、去找老师交流?大学给的那份自由,其实是交给我们规划自己人生的第一份责任。这份责任,谁也替代不了。 最后,风帆需要社会来鼓满。 企业招人,能不能少一点“唯名校论”,多一点真才实学的考察?提供的实习,能不能是真正带教、长本事的,而不是简单打杂?家长们能不能别只问“考了多少分”,也多问问“学到了什么,开不开心”?我们的社会,能不能给年轻人更多元的成功标准,让他们能喘口气,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说到底,教育改革不是一场由上而下的手术,而是一次由内而外的生长。 它需要大学有魄力打破惯性,需要老师有心力去点燃学生,需要学生自己有勇气接管人生,也需要整个社会有耐心去等待和滋养。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场迫在眉睫的“灾难”,不如说它是一个我们所有人都置身其中的“课题”。批评和抱怨很简单,但更可贵的是,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学校、学生还是社会中的一员——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朝着好的方向,哪怕只是做出一点点改变。这一点点改变,就是所有伟大改革的真正起点。 分享今日的感悟

0 阅读:5
枫叶漫天

枫叶漫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