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做梦也没到! 就在刚刚 乌克兰突然宣布了: 俄乌战场或将迎来历史性变化 11月14日乌克兰通报,基辅遭俄军大规模空袭,造成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30栋居民楼和1家医疗机构被毁,阿塞拜疆大使馆也被导弹碎片波及,核心城区供暖彻底中断。 430架无人机搭配18枚导弹的混合打击,让基辅的凌晨陷入一片火海。俄军这次动用了“匕首”“锆石”两款高超音速导弹,还有“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和伊朗产“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几乎把压箱底的远程打击武器都亮了出来。乌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虽然连番发射拦截,但面对蜂拥而至的空中目标还是力不从心,最终还是让大量导弹和无人机命中了目标。 这场空袭名义上打击能源设施,实则让普通民众承受了最直接的伤害。核心城区供暖彻底中断的背后,是即将到来的寒冬和零下的气温。有能源专家早就预警,基辅的供热系统如果停运超过3天,城市就可能面临“技术性灾难”。现在30栋居民楼沦为危楼,受伤者中还有两名儿童,那些在废墟中寻找家园的普通人,成了这场战略对抗中最无辜的牺牲品。 冲突早就陷入了“你打我能源,我炸你设施”的恶性循环。就在俄军空袭基辅的前一天,乌军的“火烈鸟”巡航导弹已经命中了俄罗斯境内的奥廖尔热电站,自杀式无人机还袭击了新罗西斯克的油库和输油管道。双方都把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当作打击目标,试图通过制造人道主义困境瓦解对方抵抗意志,这种打法恰恰偏离了战争的本质,也让和平谈判的门槛越抬越高。 泽连斯基一边呼吁欧美提供更多防空系统,一边宣布用“海王星”导弹发起反击,还计划11月17日访问法国寻求支持。但西方的态度已经出现微妙变化,德国和美国都在私下讨论让乌克兰回到谈判桌的可能。毕竟持续近四年的冲突里,再先进的武器也换不来民众想要的温暖和安全,再坚定的盟友也扛不住无休止的援助消耗。 阿塞拜疆大使馆被导弹碎片波及,更凸显了这场冲突的无差别伤害。当外交设施都无法幸免,当平民的供暖成了谈判筹码,所谓的“历史性变化”不该是战场的进一步升级。战争的终极答案从来不是谁炸得更狠,而是谁能先放下对抗,让民众远离战火、重返家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俄乌冲突 俄乌战争 俄乌局势 乌克兰局势 乌现状 乌克兰冲突 乌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