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泽米尔·阿万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亚太智库研究员 近几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不当言论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使整个亚洲地区陷入动荡——她暗示中国若对台湾“动武”可能构成日本“生存威胁”的言论,被广泛解读为东京可能考虑直接军事介入台湾海峡的信号。 高市试图将台湾问题与日本“集体自卫权”框架挂钩,该框架本身已是针对日本和平宪法极具争议性的重新定义——此举已越过中国反复警告的不可逾越的红线。 这种言论不仅具有挑衅性,更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它无视历史真相,歪曲法律定义,漠视14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对他们而言,台湾问题关乎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 因此,北京方面迅速作出坚定而果断的回应并不令人意外——中国外交部多次发出警告;中国高级官员召见日本大使提出交涉;《解放军报》头版发表评论文章谴责日本的“军国主义野心”;文化和旅游部则以“中日韩关系恶化及安全风险”为由,建议中国公民避免赴日旅行。 该地区的担忧是有必要的。高市早苗的言论绝非无关痛痒的政治失误,而是企图将日本进一步推向军国主义道路、干涉中国内政的危险行径。对中方而言,台湾问题是最敏感的国家内政,是任何外国势力都不得逾越的红线。 中方立场始终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北京的立场,更是联合国承认、全球183个国家遵循的“一个中国”原则所体现的共识。日本自身在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就正式承认了这一原则,并在多份政治文件中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承诺不支持任何分裂活动。 但高市的言论直接违背了这些承诺。 中国的耐心、克制与和平统一追求 数十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政策方针,即便台湾分裂势力日益嚣张,仍展现出极大的耐心与克制。北京始终强调两岸应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和平发展。尽管具备采取果断措施的实力与能力,中国仍刻意选择审慎之道。 中国对和平统一的承诺并非软弱的表现——而是战略成熟与责任担当的体现。中国深知和平统一对两岸人民与亚洲稳定最有利。唯有在遭受公然挑衅、威胁或挑战时,中国才会重申“如有必要,绝不放弃捍卫主权的权利”。 日本没有必要尝试插手“台海”,此举既不受欢迎,也不明智。 日本的不当干涉与历史背景 日本今日的姿态与其历史遗留问题密不可分。20世纪上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地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中国、朝鲜、东南亚及许多其他地区都遭受了残酷的占领、强迫劳动、破坏和战争。台湾本身也经历了从1895年到1945年长达50年的严酷殖民统治,遭到文化压制、土地剥等及无数暴行。 时至今日,许多中国家庭仍铭记着日本侵略的伤痛。历史创伤或许已愈合,但绝不会被遗忘。正因如此,日本领导人就台湾等问题发表言论时,理应保持极端谨慎、谦逊和克制的态度。然而高市首相却选择以一种在众多中国观察家眼中宛如军国主义复苏姿态的言行,重新点燃了历史焦虑。 她提及的“生存威胁性局势”尤其令人警觉。20世纪日本军国主义者曾用类似措辞,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名行对外侵略之实。中国绝不能、也绝不会容忍此类论调重演。 日本国内的争议 高市早苗的言论不仅激怒了中国,更在日本国内引发担忧。许多日本公民、和平团体、学者和民间组织对其立场深表质疑。在承载日本境内绝大多数美军基地、战争记忆尤为突出的冲绳,当地民众近日集会反对政府加速推进的军事化进程。他们担忧冲绳及西南诸岛可能再度因高市鲁莽的政治言论而引发冲突,沦为前线炮灰。 即便在日本保守派圈子里,也有人警告高市早苗的做法可能使日本陷入危险的对抗。作为日本最亲密的安全盟友,美国一直谨慎行事以避免不必要地激怒中国。然而日本似乎正在采取可能将其他国家卷入对抗或升级的举措。 对许多日本观察家而言,首相的言论非但未能增强安全感,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风险。 中国舆论:愤怒与谴责声浪高涨 当前局势尤为严峻之处在于中国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应。台湾问题绝非政治权宜或外交灵活性的议题——它关乎中国民族认同的核心。各界人士——学者、工人、学生、退伍军人及普通家庭——均对高市早苗暗示日本可能干涉中国无可争议的内政而深感愤慨。 中国各大媒体平台上,网民纷纷表达愤怒、失望与谴责。有人警告日本是在玩火自焚;有人提醒高市日本军事霸权的时代早已终结,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不可动摇——全社会都在高声要求日本立即收回挑衅言论。 这种民意不容忽视。它将塑造更广泛的国家反应,并影响中国调整对日外交与安全姿态的方式。 中国的外交行动传递明确信号 北京近日采取的行动表明,中方对此事绝不轻视。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大使提出严正交涉,警告日方若不纠正错误将面临严重后果。 外交部发言人多次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解放军报》发表近年来最强硬的警告,声明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都将遭到粉碎性打击。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行提示,鉴于中日韩关系恶化及风险加剧,建议中国公民避免赴日旅行。 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明确谴责日本殖民历史,批评高市早苗言论是不可接受的干涉行为。 这些举措同时彰显了中国对当前局势的严肃态度。 日本必须选择责任而非鲁莽 前进的方向很明确。日本必须立即纠正其行为,防止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高市首相应收回其煽动性言论,重申日本对与中方签署的政治文件的承诺,并毫无含糊地尊重一个中国原则。道歉有助于重建信任,防止紧张局势的升级。 日本绝不能让某位政治领袖的言论危及数十年的和平、经济合作与互利共赢。中国仍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关键经济伙伴,稳定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东京必须认清: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企图将其国际化或军事化的行径,都将遭到14亿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 此刻需要的是外交智慧,而非冒险主义 在亚洲地缘政治的敏感时刻,克制并非软弱——而是明智之举;稳定并非天赐——必须主动维护;和平更非自动实现——唯有通过相互尊重和负责任的领导才能守护。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统一台湾方针,一贯主张以对话取代对抗。但中国的善意绝不应被误解为容忍外部干涉。台湾问题上的红线清晰、坚定且不可逆转。 日本此刻正站在十字路口:它可以选择外交之道、恪守国际承诺、尊重历史;亦可选择挑衅、破坏稳定、重蹈覆辙。但后者将带来日本既无准备也无力承担的后果。 为亚洲和平与中日关系的未来着想,东京必须选择负责任的道路。全世界都在注视着,14亿中国人民也在注视着——他们的耐心绝不能被误解为漠然。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