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一句话,中国祭出“第一刀”,偏偏先砍旅游业,这招真狠。 中国外交部“提醒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这是一记精准反制。别小看这一步,它已经让日本那头慌了。 为什么中国首选旅游业“开刀”? 今年光是前9个月,就有近750万人次中国人赴日旅游,中国游客的消费,撑起了日本四分之一的旅游收入。尤其在疫情之后,日本经济靠旅游回血,而中国游客又是“最大金主”——现在一喊停,旅游、零售、航空全跟着抖。 你看,日本高岛屋的员工已经开始担忧客流骤减,航空公司不敢吭声但也暗自捏汗。中国这招不动兵、不动火,精准打击经济软肋,打的就是“民意压力”——逼日本民间先急,倒逼高市早苗收回不当言论。 当然,也有日本业内在嘴硬,说还有欧美游客可以填补。但说白了,那只是缓冲,不是替代。你让全日本百货、药妆、民宿,放弃中国这个消费大户?光想想他们心都在滴血。 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波。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如果你不收敛言行,我们还有后招。 这不是喊口号,这是实打实的信号传递。而我觉得,这种“精准不对称”反制,才是成熟外交的体现。 动口不如动点利益,打脸不如打钱袋。中方这一招,杀伤力虽“温柔”,却足够让人记住:口无遮拦,代价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