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溅一身血”,韩国紧急取消与日本联合军演,还把中国排在了日本前面 最近东亚局势有点紧张,尤其是日韩之间的一些军事合作突然停摆。韩国海军在11月17日通知日本海上自卫队,原本计划在本月举行的联合搜救演习要暂停。这项演习从1999年开始,到2017年一共办了10次,中间因为2018年那次日本巡逻机靠近韩国舰艇被雷达锁定的事件中断了七年。现在好不容易要重启,结果又在最后一刻叫停。韩国没给出具体原因,日本防卫省那边只好说会重新调整时间。实际上,这背后牵扯到日韩在领土问题上的老矛盾,特别是独岛。 事情的导火索是10月底韩国空军黑鹰表演队在独岛上空飞行的训练。日本觉得这侵犯了他们的主张,就拒绝为韩国飞机提供加油支持,导致黑鹰队没法参加迪拜航展。韩国这边不干了,直接取消了军乐团去参加日本自卫队音乐节的计划。这个音乐节定在11月13到15日,韩国军乐团本来要表演,现在全撤了。日韩军事交流就这样搁浅,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公开说韩日关系不会出大问题,但事实摆在那,合作项目一个个停掉。 中国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论强烈不满。高市早苗在11月7日国会答辩时说,如果台湾地区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这话一出,中国外交部马上严正交涉,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大使金杉宪治,表达抗议。11月13日,外交部在社交媒体发海报,用日英双语警告高市早苗。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评论员文章,国防部发言人吴谦也表态,说日方如果干预会付出代价。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强调,日本没资格插手台湾地区事务。 高市早苗的这些话在日本国内也挨批。在野党议员批评她太激进,媒体像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都发文质疑,说这会恶化中日关系。甚至自民党内有些人私下觉得她太冲动。高市早苗本人没退让,继续坚持她的立场,说这符合日本政府一贯政策。但现实是,日本经济依赖中国市场,这种言论一出,旅游业和出口就受影响。中国发了旅行警告,建议公民少去日本,股市旅游股跟着跌。 韩国看在眼里,觉得不能太靠近日本。地理上韩国离日本近,如果中日真闹大,韩国容易被牵连进去。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韩国担心“溅一身血”。韩国总统李在明上台后,外交上更注重平衡,不想卷入大国博弈。就在暂停军演前,韩国调整了东亚三国排序,从韩日中改成韩中日,把中国放在日本前面。这在官方文件和讲话中体现出来,像是外交部声明或总统府公告。韩国这么做,一方面是回应国内舆论,民众对日本历史问题敏感;另一方面是拉近中韩关系,避免被日本拖下水。 历史上,日韩关系就反复无常。慰安妇问题、劳工赔偿、教科书争议,这些老账总翻出来。尹锡悦前政府试图改善日韩关系,推动情报共享和军演,但李在明上台后转向更独立的外交。韩国国防部强调,主权问题不容让步,安圭伯部长说要多防着日本点。暂停军演就是这种态度的表现,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领土争端的积累。 中国这边,对高市早苗的回应很坚决。外交部连续发声,军方也放话,说日本如果敢干预台海,会让日本全国成战场。日韩暂停合作的影响不小。原本这个搜救演习是象征性项目,重启能显示两国和好。但现在停了,等于承认矛盾没解决。日本自卫队内部有声音说,这会影响地区安全合作,特别是对付朝鲜导弹威胁。韩国海军则表示,会继续与其他国家演习,比如跟美国的三边机制还在推进。但日韩单独合作凉了,短期难恢复。 韩国调整排序的举动,看似小事,其实有深意。在东亚外交中,排序反映亲疏。韩中日从韩日中改回韩中日,等于把中国优先,回应中韩建交30多年积累的经贸联系。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占大头。相比,日本虽是邻国,但历史恩怨深。韩国企业像三星和现代,在中国市场大,政府不想因为日本闹僵。中国强调和平统一台湾地区,反对外部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