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

昌茂病号显眼包 2025-11-19 15:42:01

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很多人看日本总盯着GDP那些表面数字,却没注意到这个岛国的底子早就虚了。就说马六甲海峡,对日本来说哪儿是什么普通的远洋航道,简直是保命的“海上生命线”。 日本99.7%的进口石油都要从这里过,而这些石油里超过95%都来自中东那个不太平的地方,只要这条航道被掐住,能源立马就断供。更关键的是,维持工业运转的液化天然气,日本97%都得靠海外输送,相当于工业的“呼吸”全依赖外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缺氧”。 嘴上喊着要摆脱依赖,可去年10月,首相高市早苗为了拿到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还得拉下脸向盟友求情,这明晃晃的软肋,谁都看得一清二楚。 支撑战争的矿产资源更是没底气。铁矿石这种最基础的工业原料,基本全靠澳大利亚和巴西供应,连一点战略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之前日本喊着2030年要实现一半稀土自给,现在看就是自欺欺人。 直到今年,日本对重稀土的依赖度还是100%,就算搞了所谓的多元化供应体系,也只能覆盖三成需求,而且成本比从中国进口高不少,说白了就是花钱买被动。 吃饭问题更让人揪心。2023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才38%,连40%的安全红线都没守住,一旦海路运输被切断,很多日本人可能都要饿肚子。最让人唏嘘的是大米,作为他们的主食和精神图腾,短短三年减产了60多万吨,去年产量跌到661万吨的低谷,农业的造血能力明显不行了。 那些传得神乎其神的地下物资储备,说能撑150天,可真到了实战中,根本经不住消耗。 就算想硬着头皮动武,兵从哪儿来?日本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老年人,街头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老人,整个社会就像得了“肌无力”。 防卫省的数据显示,2023年自卫队计划招募近2万人,实际只招到不到1万人,还不到计划的一半,只能靠“更大的牛排”“更宽的床铺”吸引年轻人,反观中国已经在发展AI和机器军团,差距一目了然。 曾经引以为傲的制造业也风光不再,PMI指数早就跌破了50的荣枯线。 索尼、丰田这些以前的“王牌企业”,都忙着把核心业务往东南亚转移,本土工业越来越空心化。真到了战时,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本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自己实力不行,就只能花天价买美国的武器当“外挂”。 2020到2024这五年,日本的武器进口量暴涨了93%,挤进了全球第六大武器买家的行列。可这些武器里,97%的采购资金都流进了美国口袋,不管是F-35战斗机还是“战斧”巡航导弹,看着光鲜,却没有一条“神经”连着日本自己的指挥体系。 从2019年算起,日本军费十年涨了近15%,但买回来的不过是些需要美国点头才能用的“遥控玩具”,维护和补充的主动权全在别人手里。 这种把身家性命全押在美国身上的模式,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中国的“一带一路”已经织成了四通八达的合作网络,而日本却把国防、能源、供应链都绑在一个国家身上,一旦美国内部出问题或者想撒手,之前的所有承诺都可能变成废纸。 现在的日本,能源、粮食、矿产全靠进口,工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国防没自主权,就像一个浑身是软肋的有机体。 只要“体外循环”的供应链被切断,呼吸、代谢、防卫系统会同时停摆,等待它的只会是瞬间的休克。所以那位日本华人的话才越想越有道理,不是中国能不能撑,而是今天的日本,早就没了撑一场战争的底气和资格。 (信源:搜狐网——日本华人圈:“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现实是:今天的日本可能连14天都难支撑)

0 阅读:0
昌茂病号显眼包

昌茂病号显眼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