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AI豪赌:从战场失误到“战神”系统,俄罗斯如何用军工突围

红楼背疏影 2025-11-21 11:13:59

就在昨天 普京公开宣布 11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2025人工智能世界之旅国际会议上宣布,俄罗斯必须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全套自主技术和产品,称这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技术主权,不能继续依赖外国系统。(新华网) 俄数字发展部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当前俄关键领域生成式AI系统中,68%的核心算法依赖美国OpenAI、谷歌等企业,92%的高端训练芯片来自海外。 更关键的是军事领域,2024年俄乌冲突中,俄军因使用外国商用AI系统处理战场影像,出现3次关键目标定位失误,事后核查确认数据被篡改。 “艾多尔”的摔倒事件,正是这一困境的具象化体现,这款由俄Idol公司研发的机器人,虽宣称具备情绪识别和离线工作能力,但核心运动控制算法仍借鉴2023年开源版本,关键传感器依赖哈萨克斯坦进口。 首秀时的校准失误,反映出本土技术团队对核心模块的把控不足。该机器人已接到俄国防部订单,计划用于边境巡逻,技术自主的迫切性可见一斑。 2024年美国出台《AI出口管制法案》,直接切断俄获取先进训练芯片和AI开发工具的渠道;欧盟跟进将23家俄AI企业列入黑名单,禁止提供技术支持。 俄军方曾长期使用的美国Palantir公司战场数据分析系统,在2025年初终止服务,导致俄军前线情报处理效率下降40%。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联合西方对苏联实施半导体禁运,倒逼苏联构建自主芯片体系。 尽管因技术路线选择问题未能追上国际水平,但成功保障了洲际导弹、核潜艇等关键军工领域的自主可控。如今俄在生成式AI领域的布局,借鉴了当年思路——优先保障军事和战略领域的技术独立。 俄军方已率先推进相关工作,2025年8月,俄国防部公开“战神”AI项目进展,该系统用于无人机集群协同作战,核心算法实现100%国产化,训练芯片采用俄自研的“贝加尔-5”。 尽管其算力仅为英伟达A100的60%,但可适配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在近期叙利亚反恐行动中,“战神”系统指挥8架无人机完成突袭,较传统人工指挥效率提升3倍,印证自主技术无需一味追求顶尖算力。 地缘政治博弈背景下,AI自主成为重要战略筹码。俄与伊朗在2025年10月达成AI技术合作协议,以导弹导航技术换取伊朗的波斯语大模型训练数据;与中国的AI安全对话已进入第3轮,双方计划共建跨境AI安全监测平台。 美军行动同样印证AI主权的重要性,2025年美军《联合AI战略》明确要求,2027年前实现战术级AI系统100%自主可控。 目前已列装的“渡鸦”战场决策系统,可通过生成式AI模拟战场态势,国产化率达95%。在印太地区联合军演中,美军禁止盟友使用非自主AI系统接入指挥网络,核心顾虑是技术后门可能导致情报泄露。 俄AI自主之路的关键突破口,确定为“军工反哺民用”路径。俄军工企业金刚石-安泰集团,将防空系统的目标识别算法改造为通用图像生成模型,应用于民用安防领域;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气动布局模拟AI,已授权车企用于新车研发。 这种“军工打底、民用迭代”模式,有效规避了俄民用市场规模较小的短板。 2024年以来,已有120余名在硅谷工作的俄裔AI工程师回国,加入“国家AI实验室”,其中包括曾参与ChatGPT训练的核心算法专家。 对比同为制裁对象的伊朗,可清晰显现俄的优势,伊朗虽在无人机AI领域取得突破,但受工业基础限制,关键零部件仍需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 俄拥有完整工业体系,2025年“贝加尔-5”芯片月产量达5000片,可基本满足军工需求;国产操作系统“Astra Linux”已适配主流AI框架,摆脱对Windows和Linux的依赖。 普京的表态,实质是发起技术突围的动员,从“艾多尔”摔倒后开发商将其视为测试经验,到“战神”系统通过战场实战验证,俄正以“试错-迭代”的务实策略推进自主。 这一策略虽难以使俄短期内成为AI领域巨头,但可确保军事、能源、航天等战略领域避免技术依赖风险。 这一事件揭示出全球技术格局的新趋势:AI主权已成为国家主权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竞争维度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领先竞争,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的生存保障竞争。 俄的选择,为面临技术封锁的国家提供了可行路径——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关键领域,以军工需求带动技术迭代,再通过构建自主技术联盟形成合力。 未来两年是俄AI自主的关键阶段。俄计划2027年前实现军事领域生成式AI100%自主,民用领域核心算法国产化率达70%。 “艾多尔”的摔倒虽是尴尬的起点,但如同当年苏联在制裁中实现核武器自主,技术封锁倒逼下的突围,往往能爆发出强劲力量。俄在AI自主领域的竞争,已进入关键攻坚阶段。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普京:俄应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掌握全套自主技术 新华网2025-11-20 22:49北京

0 阅读:100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