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的豪赌大溃败,给全世界提了个醒:中国行我也行,纯粹是幻觉。 印尼手握全球最多镍矿,本来以为学别人那套资源牌就能翻身,结果玩脱了。2020年一纸禁令把原矿出口堵死,逼着外资把冶炼厂搬过去,本想一步登天掌控产业链,结果产能爆棚,价格砸穿成本线,自己矿不够用还得从菲律宾买矿喂工厂,这操作把人看傻眼了。 这场资源豪赌暴露的不仅是战略失误。全球镍价从去年巅峰暴跌超50%,每吨成本倒挂上千美元的惨状,让印尼本土矿企集体陷入窒息状态。更讽刺的是,号称储量第一的镍矿王国,如今竟要跪求菲律宾供应原料——就像守着粮仓的富翁非要借米下锅。 所谓"中国模式"从来不是简单复制粘贴。中国稀土产业链用二十年完成技术突围,印尼却想用行政命令催熟产业。强制外资建厂的结果是粗加工产能过剩,高附加值的电池级镍产品仍被中日企业牢牢卡住咽喉。 看看现实吧!印尼镍冶炼厂疯狂扩张至42座,电力系统早已不堪重负。雅加达周边居民经常遭遇集体断电,而政府还在批准新建电厂计划。这种杀鸡取卵的发展模式,正在透支整个国家的能源命脉。 跨国资本在这场闹剧中扮演双面角色。他们配合建厂换取采矿权,转头就把初级产品运往中国深加工。印尼得到的不过是就业数字和税收泡沫,失去的却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亏本生意。 资源诅咒的魔咒始终盘旋在发展中国家头顶。从委内瑞拉石油到刚果钴矿,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代价总是惊人相似。当印尼醒悟时才发现,自己既没掌握核心技术,又破坏了生态平衡,连定价权都拱手让人。 产业升级没有捷径可走。德国用百年培育出精密制造,日本用三代人打磨汽车工业。妄想靠行政禁令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只会被现实狠狠甩出赛道。这场镍矿闹剧应该成为所有资源国的警示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