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凌晨的街头,一个大姐还带着两个孩子在路边摆摊卖烧饼,小伙看到后很同情,想着把烧饼都买下,让大姐早点回家,可没想到大姐说:“我知道你是好心,你吃几个买几个,别浪费!”小伙很诧异,问大姐孩子爸爸呢?她的回答让人泪流不止 ! 凌晨两点,写字楼的灯光只剩零星几盏,程序员小林拖着灌了铅似的腿走出大门。 连续熬了七个小时改代码,眼睛干涩得发疼,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沿着寂静的街道慢慢走,只想找口热乎东西填肚子。 街边的店铺全关了门,只有路灯昏昏沉沉地照着路面,小林缩了缩脖子,觉得还是回家自己煮碗面比较现实。 他忽然闻到一股麦香混着炭火的味道,顺着香味拐过街角,看见一个小小的烧饼摊支在路灯下,橘色的灯光裹着氤氲的热气,在黑夜里格外显眼。 摊主是位看着三十多岁的大姐,双手沾着面粉,正低头给刚出炉的烧饼刷油,动作麻利又娴熟。 两个孩子挤在旁边的折叠小凳上,大些的女孩顶多五岁,怀里抱着个还一岁多的小男孩。 弟弟脑袋歪在姐姐肩膀上,快要睡着了,女孩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安静地看着妈妈忙碌。 小林走了过去,看着炉边码得整整齐齐的烧饼,又看了看女孩怀里快要睡熟的弟弟,想起自己在写字楼加班到深夜都觉得撑不住,这位大姐带着孩子在寒风里守摊,想必更不容易。 他开口说要把剩下的烧饼全买了,让大姐能早点带孩子回家休息,话音刚落,却被大姐摇摇头打断了。 她忙着给烧饼翻面,只是匆匆看了眼小林疲惫的神色,语气温和却带着坚持,说不用一下子买这么多,看他肯定也是辛苦加班到现在,赚钱都不容易,别浪费。 小林没再坚持,挑了两个热乎的,付了钱,站在摊边慢慢吃着。 热烧饼咬下去外皮咔嚓作响,内麦香混着热气涌进喉咙,驱散了不少寒意。 小林看着大姐时不时回头,用手背轻轻碰了碰男孩的小脸,确认他没着凉,动作温柔得不像话。 他心里有些好奇,问这位大姐,这么晚了,怎么只有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出来摆摊。 大姐手上的动作顿了顿,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跟小林说起,手机里的人是孩子的爸爸,以前是退伍军人,生活向来规律,不沾烟酒,身体一直挺好,谁也没想到会突然查出癌症,去年冬天走了。 临走前,男人反复叮嘱她,尽量晚点告诉孩子真相,别让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心里留疤。 从那以后,她就瞒着孩子们,说爸爸去国外执行重要任务了,不能经常联系。 孩子想爸爸的时候,她就躲在摊位后面,用男人的手机给孩子发消息,模仿着男人的语气,回应着孩子们的思念。 那些“爸爸发来的”鼓励和叮嘱,全是她趁着孩子睡着后,一字一句琢磨出来的。 大姐说这些话时,手上的动作没停,脸上也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 可小林看着她眼角悄悄泛红的眼眶,忽然就懂了,她不是不难过,只是把所有的悲伤都藏在了心里,不想让孩子察觉半分。 大女儿已经有点懂事了,暑假的时候,隐约知道了爸爸不会再回来了。 从那以后,孩子就再也没主动问过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反而变得格外体贴,她摆摊忙的时候,孩子就主动抱着弟弟,给弟弟喂水、哄弟弟睡觉,有时候还会帮着收拾摊位上的东西。 小林吃完手里的烧饼,心里又暖又酸,他看着路灯下大姐的身影,不算高大,却像一棵大树,稳稳地护着两个孩子。 风还在吹,但摊位周围的热气和那份小心翼翼的母爱,却让人觉得格外温暖。 小林跟大姐道别后往家走,回头看时,路灯下的烧饼摊依旧亮着,大姐还在忙碌,两个孩子依偎在一起,小小的身影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他知道,那个关于爸爸在远方执行任务的谎言,会被母爱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直到孩子们足够大,能承受真相的那天。 而这位独自扛起所有苦难,却始终给孩子留着温柔与纯真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式,在深夜的街头,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无忧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