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却在河南格外低调   1950年6月

刘强法 2025-11-21 16:18:08

吴石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却在河南格外低调   1950年6月,年仅十六岁的吴韶成于报端惊悉父亲吴石在台北马场町被处决,报纸上,父亲临刑前“中国终将统一!”的话语,触目惊心,字字千钧。   这个正在南京大学求学的年轻人,没有哭闹,没有四处诉说,只是默默把痛楚咽进肚子里。   从此,他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将父亲的荣耀悄悄收藏,在河南郑州默默工作生活数十年,身边同事甚至不知他是烈士之后。     1949年8月,福州解放前两日,吴石及家人登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临别前,吴石嘱托随从参谋在福州解放后将298箱军事档案全部交到福州市军管会手中。   赴台前,吴仲禧曾劝他考虑留下,吴石却回答:“自己的决心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   看似简单的告别,背后是吴石坚定的选择,他本可功成身退,却为实现祖国统一坚定选择“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在台湾的吴石,出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继续从事情报工作,他通过陈宝仓、朱枫等人,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国民党空军各大队番号等绝密信息传递回大陆。   然而,1950年3月,由于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吴石被捕入狱,他在狱中遭受种种酷刑,一只眼睛被折磨至失明。   6月10日,时年57岁的吴石于台北郊区马场町慷慨赴死,英勇就义,临刑之际,他留下绝命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尽显赤诚与大义。   吴石牺牲时,留在祖国大陆的吴韶成和妹妹吴兰成尚且年轻,1952年,吴韶成从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服从分配来到河南冶金厅,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干起。   在填报家庭情况时,他既没写“革命烈士”,也没写“国民党中将”,只简单写了父亲的名字,这份沉默,他保持了数十年。   吴韶成的妹妹吴兰成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大兴安岭的牙克石林场医院当儿科医生,她在牙克石林业局医院工作了近26年,那里冬季气温低达零下40摄氏度。   兄妹二人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特殊”期间,由于出身问题,吴韶成和妹妹受到了冲击,1972年,吴韶成给中央写信申诉。   在周总理和叶剑英元帅亲自过问下,1973年8月30日,中共西苑机关分别给韶成、兰成的单位出具密函,证明 “吴石同志于1947年即开始为我党工作”。   这份烈士证明迟到了23年,当组织让吴韶成去领取烈士证书和650元抚恤金时,他收下了证书,却将抚恤金全数上交党费。   吴石家族的低调,不是个例,吴石的孙女吴红,1981年进入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担任护师,后任眼科医院病区护士长。   她30多年的医护生涯中,鲜少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爷爷的精神是用来传承的,不是用来炫耀的。”   吴红在退休后曾走访祖父足迹,2019年赴福州参加吴石与何遂铜像落成仪式,她常教育子女:“祖辈的‘荣耀’不是勋章,不要活在祖辈的光环下,把‘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家风传下去,就是对亲人最好的纪念。”     1994年,吴石夫妇的骨灰被子女从台湾和美国送回北京,合葬于北京福田公墓,2013年,北京西山森林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为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烈士立像。   在广场的碑上,刻着毛主席当年为隐蔽战线工作者题的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晚年之际,吴韶成悄然携家人前往北京西山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他默默伫立,向父亲鞠躬致敬,未留影像,亦未声张,一切在静谧中饱含深沉敬意。     吴韶成退休时,拒绝举办欢送会,只和同事握手告别,然后安静回家,他的人生选择,似乎是对父亲吴石在狱中遗言的回应——吴石希望子女“体会余一生清廉,应知自立,为善人,谨守吾家清廉俭朴家风”。   2014年夏天,已八十高龄的吴韶成病情加重,他把女儿叫到床前,交代遗愿:二十万积蓄和一千多本书,全部捐出,在郑州大学设立“吴石奖学金”。   他对女儿说:“我爷爷当年留给我二十美元,我没用那笔钱去找人帮忙,靠自己走到今天。   现在留给你们的,不是钱,是道理,路要靠自己走,别指望祖上的光环,脚踏实地干自己的事。”   吴石、吴韶成、吴红,吴家三代人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传承,荣耀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默默坚守的责任,家风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   这种低调,不是对历史的遗忘,而是对信仰最深刻的传承。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刘强法

刘强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