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签证圈出了个大新闻,国务卿鲁比奥已经给全美签证官下了指示,以后外国人申请美国

是刘大惜 2025-11-21 17:27:37

美国签证圈出了个大新闻,国务卿鲁比奥已经给全美签证官下了指示,以后外国人申请美国签证,要是有肥胖问题,或者得了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这类慢性病,都有可能被直接拒签。 以前美国签证审核健康,主要防传染病,比如肺结核或者性病啥的,慢性病基本不怎么管。可现在不一样了,2025年11月6日,国务卿鲁比奥签发的那份电报,直截了当要求全球领事官把“公共负担”条款用足。啥叫公共负担?简单说,就是怕你进美国后用纳税人的钱看病吃福利。电报里列了一堆慢性病名单,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代谢问题、神经系统毛病,甚至某些精神健康状况,全都可能导致高额医疗账单。 这份电报还特别点名肥胖,引用疾控中心数据,说肥胖容易引发高血压、呼吸暂停、胆囊疾病,这些病拖久了治疗费吓人。领事官现在审核时,得看你的体检报告,如果BMI超标,或者有这些慢性病史,就得评估你有没有足够钱自掏腰包治一辈子。没私人保险、存款不够厚实的,基本凉凉。以前公共负担主要针对移民签证,现在非移民签证也受波及,旅游、商务、留学都有可能被卡。 很多人不明白,为啥突然这么严?其实这不是凭空冒出来的。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一直在收紧移民政策,这份电报就是把旧的公共负担规则扩充了。以前特朗普第一任时就试过类似玩法,但没完全推开,现在卷土重来,直接把健康成本算进审核。电报说得很明白,这些慢性病可能让申请人终身医疗开支上十万甚至几十万美元,美国纳税人不该买单。白宫和国务院发言人都表态,这是在保护美国人优先用联邦资源。 说实话,这政策一出,签证圈炸锅了。全球肥胖率16%,糖尿病14%,按这个比例,多少人得被挡在外头?尤其发展中国家,慢性病多发,申请技术移民或家庭团聚的,本来就攒钱攒材料,现在多了一道健康关。领事官裁量权大了,主观判断成分重,有人轻度高血压就过不去,有人重度糖尿病带厚厚保险证明才勉强通过。移民律师直言,这标准太模糊,BMI多少算肥胖?慢性病到啥程度算风险?全凭官心情。 更狠的是,不光看申请人自己,还看家属。老人有心脏病、孩子有特殊需求,全家签证都悬。已经在美国的绿卡持有者,现在拉父母探亲都犯愁,怕老人体检一过关就拒。一些人甚至不敢领福利,生怕留下记录影响家人申请。这么一搞,等于株连式审查,移民家庭压力山大。企业也头疼,好不容易招到海外人才,一查健康史,黄了。 政策依据是移民法第212条(a)(4),公共负担条款一直存在,但过去执行窄,主要看会不会长期靠政府活。现在扩宽了,慢性病直接绑上经济负担。电报鼓励领事官综合看年龄、资产、依赖人数、退休状态。年纪大、带一堆家属、没高薪工作的,风险更高。国务院说这不是新法,只是严格执行旧法,可移民专家反驳,以前健康审核限传染病或需住院的极端情况,现在常见病全进名单,明显加码。 这事儿影响面广极了。拿糖尿病来说,美国本土一半成年人有糖尿病或前驱,全球更多。癌症幸存者、控制好的高血压患者,以前签证没问题,现在得证明自己不会拖累医疗系统。肥胖更普遍,很多人生活习惯导致体重超标,难道就一辈子进不了美国?移民组织批评这有歧视嫌疑,把人按健康标签分类,不符合医学常识。医生说,很多慢性病可控,患者照样工作纳税,贡献大于负担。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医疗贵是真贵,一个糖尿病患者年药费轻松上万,没保险确实坑。但来美国的高技能移民,大多有公司赞助保险,税收贡献高。拒掉他们,美国损失人才。反过来,低技能申请人本来就难过关,现在健康再卡一层,移民总数肯定降。移民政策研究所估计,发展中国家申请会锐减,技术签证也受影响。企业抱怨,全球抢人时,美国设置健康门槛,别人开放欢迎。 争议点还多。电报没公开量化标准,领事官没医背景,怎么判严重程度?有人刚查出轻度脂肪肝就慌,有人癌症治愈多年也担心。一些国家肥胖率高,拉美、东南亚申请人首当其冲。公共健康专家警告,这可能让申请人隐瞒病史,入境后不看病,问题更大。移民权益团体已经在准备起诉,说这超出法律范围,违反反歧视规定。 国务院回应说,这只是指导,不是硬性拒签,申请人提供足够财务证明就能过。私人保险、厚存款、公司担保函,现在成了标配。一些人开始狂补材料,体检报告、银行流水、资产证明堆成山。签证中介生意火了,专帮慢性病患者包装财务部分。但穷人呢?本来就没钱治病,现在连签证机会都没了。 这政策本质上是特朗普移民议程的一部分,强调美国优先,筛选“有用”的人。鲁比奥执行力强,快速下发全球。相比拜登时期松一些,现在又紧回来。很多人感慨,美国从吸引全球人才,变成挑三拣四。开放包容是移民大国底气,现在加健康关,吸引力打折。长远看,拒掉有潜力的人,美国自己吃亏。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是刘大惜

是刘大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