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讨厌这种清理方式,都不止一次发生过争执了。每个学期一结束,孩子他妈就就把该学期的所有复习册,教材,教辅资料通通堆放到一起,拖到废品收购站,换来碎银几块钱。三年级之前的语数英课本也通通卖掉了,孩子的知识是学一期丢一期,以前的很多知识都不牢固,有时候不拿出来翻阅温故,那些公式、那些课文知识都忘记得差不多了,新的题目就解决不了。这事我越想越不对劲。那些被当废品卖掉的课本和资料,上面可都是孩子一笔一划记的笔记,老师批改的痕迹,还有我们陪读时留下的痕迹。卖废品换来的那几块钱,连顿早餐都买不起,却把孩子的学习记忆全给卖了。记得上学期期末,孩子遇到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我翻箱倒柜想找之前的课本参考,结果发现早就被处理掉了。最后不得不去书店重新买了一套,花的钱比卖废品多出几十倍。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现在的教材编排都是有体系的,后面的知识往往要以前面的为基础。就像盖房子,把地基都拆了,上面还怎么建?特别是语文课本里的经典课文,数学里的基础公式,这些都是要反复温习的。孩子他妈总说"学过的知识都在脑子里",可人脑又不是电脑硬盘,不复习是会遗忘的。我观察过孩子的学习习惯。那些保留着旧课本的同学,遇到难题时总习惯往前翻翻,看看以前类似的例题。这种温故知新的方法特别管用。而我们家的课本一年一清,孩子遇到问题只能干着急,要么上网查,要么去问同学,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其实收拾课本这事,完全可以更灵活些。重要的教材和笔记留着,确实用不上的练习册可以处理掉。现在家里都有书架,专门腾出一格放孩子的学习资料并不难。再说这些课本资料,等孩子将来长大成人,翻出来看看也是珍贵的成长记忆。最近我跟孩子他妈达成个折中方案:每学期保留核心教材和重要笔记,其他资料可以适当清理。我们还买了个文件柜,专门存放孩子的学习资料。这样既不占太多空间,又能保证孩子需要时随时可以查阅。毕竟教育不是一锤子买卖,知识的积累需要持续和连贯。想知道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很讨厌这种清理方式,都不止一次发生过争执了。每个学期一结束,孩子他妈就就把该学
糯米面聊汽车
2025-11-21 19:48: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