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下周能把人跌麻?老手掏心窝:调整未到位,3750点见?周五A股的暴跌让不少散户心态崩了,有人哭天抢地,有人直言“跌懵了”。其实股市从没有只涨不跌的道理,情绪发泄可以理解,但更该看清背后的逻辑。作为老股民,今天就聊聊下周会不会继续“跌麻”,以及年底到明年的大方向,给大家泼盆理性的冷水。一、别怨A股“跟跌不跟涨”,根源在这很多人吐槽A股“美股涨我不涨,美股跌我狂跌”,但这背后藏着核心逻辑:A股30多年来的大级别炒作概念,几乎都源于美股引领的全球趋势——2000年前后的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浪潮,2021-2022年的新能源,再到去年的AI、今年的算力,无一不是纳斯达克先打响行情。关键差异在于:美股的科技概念有实打实的技术和产品支撑,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肉眼可见;而A股这波行情靠AI算力带起,不少龙头股的核心产品普通人既没听过也没见过,更多是概念炒作。如今美联储10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对12月降息分歧加剧,通胀仍高于2%目标,美股AI泡沫担忧未消[__LINK_ICON],A股的概念炒作自然失去了重要支撑,这也是本周大跌的核心原因之一。简单说,A股这波上涨的“根”在美股科技股,现在“根”的不确定性增加,A股跟着调整并不意外,没必要过度抱怨。二、技术面亮红灯:MACD二次死叉,4034点或成全年高点炒股要抛开主观臆断,市场走出来的信号才是真理。从大盘周线图能清晰看到两个关键信号:1. 趋势与指标背离:虽然大盘长期沿20周均线震荡上行,但周线MACD已形成今年第二次死叉,这是明确的阶段性调整信号,意味着4034点极大概率是这波行情的顶点。其实10月30日的4025点本就该见顶,只是机构借助银行等权重股再拉一波,目的就是为了出货——毕竟再往上既没资金跟风,还会侵蚀已到手的利润,“降价处理”成了必然选择。2. 调整幅度未到位:本周大盘跌3.9%、156点,对比今年初的调整明显不足。今年1月初大盘突破3400点后,连续两周大跌5.55%+1.3%,累计跌245点才企稳。按这个幅度推算,本次调整的目标位大致在3750点附近,下周大概率延续调整态势,想立马反弹难度极大。更关键的是,4034点可能成为今年的最终高点,后续想再突破这个位置,大概率要等到2026年一季度。三、下周会不会“跌麻”?明年走势更关键先给结论:下周大概率不会直接“跌麻”,但调整还没结束,大概率是震荡下探,逐步向3750点靠近。理由很简单:- 美股虽有反弹,但降息分歧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在,难以给A股强力支撑;- A股自身出货压力未释放完毕,恐慌盘虽有宣泄,但资金出逃的惯性还在;- 3800点支撑位本周已破,下方暂无强支撑,3750点附近才是合理的调整目标。再看明年走势:大盘极有可能走出类似2021-2022年的三重顶形态,且震荡区间会扩大到3700-4200点(幅度500点)。核心原因是,上一轮震荡只是北向资金重仓的“新锂风光”出货,而这次是大科技股与“新锂风光”共同出货,筹码兑现压力更大,振幅自然会更剧烈。不过大家也不用慌,500点的震荡区间里机会不少,关键是把握节奏——别追高位股,多关注超跌后的低吸机会,避开集中出货的板块。最后提醒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下周行情核心是“不冲动”:别盲目抄底,也别恐慌割肉,3750点附近可重点关注企稳信号;年底前大概率以震荡调整为主,不用指望大反弹,保存实力等待明年的波段机会更重要。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理性和耐心。别被短期涨跌打乱节奏,看清大方向才能在股市里走得更远。点赞+关注,后续持续跟踪调整进度和低吸机会!
A股下周能把人跌麻?老手掏心窝:调整未到位,3750点见?周五A股的暴跌让不少散
戴财品商业
2025-11-22 19:02:5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