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逼近关键支撑位,主力布局暗藏玄机,下周行情这样看当市场目光聚焦于沪指向3800点区域靠近时,资金面的平静背后,实则藏着市场博弈的深层逻辑。跳出短期涨跌的迷雾,从资金动向、板块轮动和基本面维度拆解,才能看清后续市场脉络。以下结合市场核心变量,聊聊下周行情的关键逻辑与操作思路:一、周五调整的核心逻辑与积极信号周五大盘跳空放量走低,一度逼近3840点,核心源于三重因素的叠加影响:隔夜美股受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影响呈现震荡走势,市场降息预期有所收敛,叠加股指期货交割日的短期情绪扰动,多重悲观情绪共振导致指数失守短期支撑。但短期调整中也暗藏积极信号:一方面,放量下跌释放了大量恐慌筹码,市场情绪已接近冰点,连续六日调整后,指数回落至9月11日与10月13日形成的3835-3976点平台支撑带,这一区域经过近两个月的震荡整理,具备较强的技术支撑力度;另一方面,短期超跌后,市场存在修复需求,下周有望迎来减亏窗口。需要注意的是,本周连续五个交易日的调整,使得3874-3900点区间堆积了大量短期套牢盘。从量能来看,当前市场单日成交额约1.97万亿,若要彻底突破这一压力带,需要单日成交额持续突破2.5万亿的增量资金支撑。因此,周一的量能表现至关重要:若不能实现放量反包,该区间的反弹更可能是短期反抽,而非趋势反转,操作上需控制节奏,避免盲目追高。二、风光储锂板块调整:炒作退潮后的基本面回归周五风光储锂板块的集体调整,并非突发行情,而是题材炒作退潮后,基本面逻辑的理性回归。此前市场热炒的VC涨价概念,背后存在明显的资本炒作痕迹:非上市头部厂商集中“停产”造势,叠加研报、新闻轮番渲染“紧缺”预期,但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始终正常,这种分化本身就暗藏疑点。拆解其炒作逻辑不难发现,这是一场由资本主导的短期博弈:资本通过场外工具提前布局后,联合生产商囤货抬价,借助非上市公司停产配合营造紧缺氛围,再由机构、游资利用资金与信息优势拉抬股价。当散户受踏空情绪驱动追高入场后,主力趁机高位兑现,最终导致股价回归基本面。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当前VC领域供需格局已出现宽松迹象:有效产能7.8万吨,市场实际需求仅6.2万吨,开工率仅62%;预计明年产能将增至13万吨,而需求仅8万吨,供过于求的趋势明显。锂矿领域同样如此,2025年行业过剩量预计达10万吨,2026年新增产能超18万吨,而需求增速不足30%,缺乏持续上涨的基本面支撑。此外,相关龙头企业的减持动作,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估值与基本面的匹配度问题。值得警惕的是,股市始终是“预期先行”的市场。此前电解液材料涨价期间股价反而下跌,已说明市场提前消化了相关利好。对于散户而言,若盯着涨价、停产等滞后信号投资,很容易陷入主力设计的博弈陷阱。唯有回归基本面,关注供需格局与业绩兑现能力,才能避开短期炒作的波动风险。三、下周操作核心:聚焦调整充分的优质板块当前沪指走势已难以全面反映市场真实状况,不同板块的调整节奏存在明显差异:半导体及科创板自10月9日起进入调整,截至目前已接近34个交易日;创业板从10月30日双顶高点后开始回调;券商板块的调整则更早,始于8月25日。从市场规律来看,调整时间更早、幅度更充分的板块,往往具备更强的抗跌性和修复潜力。后续选股可重点关注两类方向:一是调整周期较长、估值回归合理区间的优质赛道龙头,二是业绩确定性强、受短期情绪影响较小的价值型标的。投资的核心在于认知与独立判断,而非盲目跟风追热点。短期市场虽处于震荡调整阶段,但优质标的的长期价值不会因短期波动而改变。后续大盘及板块的底部信号出现时,将及时分享相关分析与判断,助力大家在震荡市中把握确定性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