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这招真狠,把中国都“计划”进去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

凌寒执卷 2025-11-23 02:06:26

朝鲜这招真狠,把中国都“计划”进去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11月13日,朝鲜外相崔善姬在平壤的一次重要讲话中,公开指责七国集团(G7)只关心朝鲜的核武器问题,却从来不提及经济制裁、粮食援助,也忽视了朝鲜的国家安全担忧。   她直言:发展核武是朝鲜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换句话说,朝鲜正以一种极为强硬的姿态宣布——这是家务事。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崔善姬还特别强调,朝鲜把核武器的发展写进了《宪法》,这是制度性的、根本性的决心。言外之意是:我们不仅谈得很爽,更是铁了心。   这样公然把核选项写进最高法律文件,本身就是对外界、对中方调解努力的一种无声反抗。这种行为说明,朝鲜不只是口头喊狠,它已经把自己的战略意图制度化了。对中国这样的传统调解者来说,这是一记当头棒喝。   与此同时,朝鲜的军事和外交动作也在不断放大它在亚太棋盘上的影响。2024年底,朝鲜向俄罗斯战场派兵支援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这显示出平壤在军事上的野心和行动力。   更值得玩味的是,它还推动平壤至北京的火车通道恢复运营,并开通了平壤到上海的航班。火车、航班两个维度同时发力,暗含的信息很明确:朝鲜正在强化与中国、大国的直接联系,它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在构建自己的战略通道。   但真正让人心惊的,是在2025年11月7日朝鲜回应日本政治人物高市早苗不当言论时的态度:朝鲜明确表示,如果中国真的出兵,它愿意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来阻挡美军。   这句话什么意思?朝鲜在把压力直接传递给美国,同时,也在告诉中国——我们可以一起行动,也可以自己行动。在这个四国(中、日、朝、韩)混局里,朝鲜不再是单纯棋子,而是一个愿意承担风险、并可能与中国有部分共同利益的棋手。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整套动作其实是高度策略化的。朝鲜一边以宪法和国家意志为盾牌,告诉世界它不会放弃核发展;一边用火车航班打开与中国的物理连接通道,同时做好与美军对峙的准备;再加上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它正在构建一种跨洲、跨体制的战略自主性。   中国在这个局面里尴尬到了极点。长期以来,中国是朝鲜最大的盟友之一,也常常在国际社会替朝鲜争取一定的空间。   中国对朝鲜的核问题其实是极端敏感的:一旦朝鲜彻底失控,其核武扩散、导弹覆盖区域、与美国势力的对抗,将直接冲击中国周边的安全架构。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希望朝鲜成为一个脱离自己影响力的“独立棋子”,更不想它变成一个与美国对抗时的盟友游戏里的不确定变量。   但朝鲜这次的做法,简直就是把中国拉进了一个潜在的联军棋局。它不是单纯地寻求庇护,而是在以其核能力和军事能力向中国示意:我们可以共同合作,也可以独立行动;我们愿意成为你在局势紧张时的盟友,也不怕独挡一面。   对中国来说,这既是合作机会,也是风险陷阱:一旦完全捆绑进来,中国就得为朝鲜的军事行动承担道德和战略成本;但如果不捆绑,又可能被朝鲜置于不利地位。   美国和日本则在暗中紧张。朝鲜声明愿在中国出兵时提供军事协助,明面上是对中国能力的确认,但也可能成为向美军施压的筹码。美国不想看到朝鲜军力通过中国支持反制自己,而日本也对朝鲜核能力近邻化感到焦虑。   尤其是在高市早苗此类右翼政治人物发言不断的时候,朝鲜给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加码,也在给美国和日本施压。与此同时,韩国也在纠结:如果朝鲜越来越有底气,那首尔在半岛局势里话语权如何维护?北方邻居彻底强硬,对韩国而言未必是好事。   这整个局面,让人不禁觉得,朝鲜正在把自己由被动的棋子,塑造为积极的棋手。它不再仅仅求生存,而是要参与区域权力结构的重构。它用核武作为最强筹码,用宪法做为政治保障,用铁路和航班作为物理通道,用军事支援作为行为信号。   对中国来说,这种“被计划进来”的感觉尤其扎眼。朝鲜不是单纯依赖中国,而是邀请中国进入它自己设定的游戏规则当中。这个游戏规则可以是合作,也可以是对抗。朝鲜敢这样做,本身就说明它对未来局势有自信,对自己战略路径很有把握。   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朝鲜史无前例的一招:它在核问题上制度化决心,在外交上打开通道,在军事上展现主动性。它不是把所有人都当成敌人,而是在主动构建自己与大国、邻国之间的新型关系。这让朝鲜拥有更强的话语权,也给它留出了更多战略选择。   直新闻:崔善姬谴责G7外长联合声明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凌寒执卷

凌寒执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