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最新消息! 11月22日,中日交流出现新的变动:丰田、索尼等20家日本龙头企业,原计划11月25日赴华洽谈新能源、半导体合作,行程突然取消或延期;筹备近半年、预计3000人参与的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也同步叫停。 表面看是商务调整,实则背后藏着一条清晰的因果链——高市早苗近期在台海问题上的错误言论,触碰了中国核心利益,激起强烈反制,最终让企业成了政治冒进的“代价承担者”。 这事真怪不了中方。要知道,这些日企可不是随便来串门的,个个带着真金白银的合作意向。比如丰田正加速推进其在华纯电平台落地,急需与中国电池厂敲定下一代固态电池联合研发;索尼则计划扩大在华图像传感器产能,以满足国产智能汽车爆发式需求;还有多家半导体设备商,原本要洽谈镓、锗等关键材料的长期供应协议——而这两类战略金属,日本对华依赖度分别高达98%和60%,几乎完全卡在中国手里。 有网友一针见血说:“嘴上喊着‘去风险’,身体却拼命往中国市场钻,结果政客一句话,企业全白跑。” 确实如此。过去几年,日本政府一边推动供应链“中国脱钩”,一边又默许企业深度绑定中国市场。这种“政策喊打、市场求和”的分裂策略,如今终于自食其果。 更值得深思的是,中国企业早已不是被动等待合作的一方。 在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已实现电池技术全球领先,2025年1-10月中国新能源车产量突破1260万辆,占全球六成以上; 在半导体材料方面,国内高纯镓产能占全球90%以上,锗提纯技术也完成自主突破; 就连曾经依赖日系的工业机器人领域,埃斯顿、新松等国产厂商市占率逐年提升。 换句话说,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相互尊重。你一边在政治上挑战底线,一边又想照常分蛋糕,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事实上,这已不是第一次日企因政治风波受损。此前日本水产品被暂停进口,相关出口额暴跌超八成;赴日旅游团大规模退订,让关西地区酒店业雪上加霜。如今连高端制造合作都按下暂停键,损失的不只是订单,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真正的商业智慧,是在复杂局势中守住基本盘,而不是随政治风向左右摇摆。中国始终欢迎各国企业在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开展合作。毕竟,共赢的前提,从来都是彼此尊重。 风浪越大,越要稳住舵盘。希望日方能早日看清:伤人的政治表演,最终买单的,永远是自己的企业和人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