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7年,65岁的清廉之官孙嘉淦告老还乡。突然,乾隆收到密报,说他偷运十几箱黄

乐山聊养生 2025-11-23 11:35:55

1747年,65岁的清廉之官孙嘉淦告老还乡。突然,乾隆收到密报,说他偷运十几箱黄金回家。乾隆勃然大怒:“拦下他!”检查箱子后,乾隆不但不罚,反而重重有赏。 十几口沉甸甸的箱子被就地开封,石块滚落地面,尘土四起,满场寂静。没人想到,一个做了一辈子官的老臣,会以砖头“伪装”归乡。乾隆冷着脸坐在宫中,听完汇报,沉默许久。孙嘉淦为何要这么做,得从雍正元年说起。 1723年,雍正刚即位,朝廷内外风声鹤唳,所有人噤若寒蝉,生怕言多必失。这时,孙嘉淦却递上奏折,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条就是建议雍正善待兄弟,说白了,就是让皇帝收敛杀伐,讲点亲情。当时刚平定“九王夺嫡”,雍正看完奏折震怒,将孙嘉淦打入大牢,准备问斩。可转念一想,这人竟敢逆风说话,是傻,是忠,不如留着试试。几天后,孙嘉淦被提拔,入户部为官。 孙嘉淦在户部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账目他亲自过目,有一次,有地方官虚报仓储亏空,他当场核查,果断上奏查办,丝毫不给情面。1733年,他建议“摊丁入地”,提出人丁税弊端重,应按地征银,奏章一上,雍正拍案赞成,隔年改革便开始推行。这是他做事的风格,不讨巧,不圆滑,不迎合。他自己曾说:“为政之道,务在公正。” 到乾隆即位,孙嘉淦已白发苍苍。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后,他因年老多病请辞。乾隆虽不舍,还是批准了。但孙嘉淦回乡的方式,却成了“密报”的焦点。他用箱子装石头,是因为他太清楚世俗眼光。空车回家,别人八成要传他被罢官查办,几十年清名就毁于一旦。他并不贪钱,他贪的是体面与清誉。他说过:“清官,不必穷得像乞丐。” 乾隆看穿了这层意思,心中五味杂陈。他下旨:沿路每块砖换一两银。孙嘉淦得知,连连摆手,只愿取象征意义,一两银子就行,意思到了就好。 有人说他装模作样,但历史记得的是,他一生无一钱私入,掌管户部多年,库银分文不失。直到去世,他的子孙也未得一官半职。清史稿中评价他:刚直不屈,清慎自持,真一代贤臣。 “士穷乃见节义,官退方识廉名。” 孙嘉淦以砖头做幕,藏的是人情世故,也藏的是对自身名节的坚守。他没讲大道理,只用一车石块,讲清了为官之道。

0 阅读:0
乐山聊养生

乐山聊养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