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发火了:说中国放过日本战争赔款,是因为是中国的。但现在的新官员高市早苗偏要拿说事,声称如果出状况就要参战。 最近日本政坛突然冒出一股火药味,点火的不是别人,正是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一直温温吞吞、讲求和平的他,这一次却忍不住发脾气。 原因很简单,现任政客高市早苗在国会上放了一句狠话:“台湾有事,日本就要参战”,这句话在日本国内都炸开了锅,更别提在亚洲周边。 鸠山一听直接脸都沉了,他当场把1972年的中日建交史翻出来,质问:“中国当年放弃战争赔偿,日本现在这样做,是不是背信弃义?” 这话可不轻,要理解鸠山为什么这么火大,就得回到五十多年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中国做了一个让世界都意外的决定,放弃向日本索要政府层面的战争赔款。 很多人只看到“中国大度”,却不知道这是双方通过博弈后达成的“交换条件”。 中国提出放弃索赔,日本则必须承认“一个中国”,这句话写进了《中日联合声明》,成了未来几十年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鸠山当时就说得很透,这不是谁欠谁恩情,而是一笔双方都需要的“对价交换”,其实从现实角度看,中国的确没有必要执着于“讨钱”。 八年抗战造成的灾难太大了,多少人家破人亡、土地荒芜,那些损失根本不是几张支票能补回来的,放弃索赔,是为了打开一扇历史的大门,让中日能够重新正常交往。 日本那边当时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如果背上巨额赔款,很可能经济崩盘,中日关系也会再度僵死。 这笔“交换”很快带来实际效果,日本几十年间提供了无偿援助、贷款、技术,帮中国搞基础建设、环保工程,改革开放初期大量设备和先进工艺都来自日本企业。 日本也从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双方算是一起把经济互助做到了极致,本来这段历史是中日共同推进和平合作的基础,可偏偏日本这些年出现不少喜欢挑事的政客,高市早苗就是“代表人物”。 她一句“要为台湾参战”,等于公开把1972年的承诺撕成碎片,完全不管日本历任政府几十年来在台海问题上的谨慎态度。 鸠山听了当然不爽,他直接批评,这种言论根本没有任何好处,只是国内政客为了讨好右翼选民在那儿卖弄强硬,把国家关系当成政治工具。 不仅鸠山不认同,日本国内不少政治人物也觉得高市这话太冒失,像石破茂等人就公开表示忧虑。 日本政府一直避免在台湾问题上越界,高市现在跳出来扮“勇士”,只会让地区更紧张,还可能把日本卷进完全不必要的风险里。 更讽刺的是,高市嘴上说得硬,但支持她的人却越来越少,反而让她在日本政治圈愈发孤立,鸠山后来又强调,台湾问题本来就是中国的内部事务,日本要尊重这一点。 他提醒日本社会,现在真正应该做的是维持和平、进行合作,而不是靠挑动矛盾换选票,“挑衅别人不会让日本更安全,只会让日本更被动。” 他说的不是空话。几十年的中日交流、不计其数的合作项目、频繁的人文互访,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可能会因为政客的一句话就被推回原点。 如果没有1972年那次互相让步,中日关系可能几十年都走不出来,如果现在有人把那段历史当成不存在,最终受伤的只会是两国人民的利益。 历史不是可以随意删除的旧账本,原则也不是想改就能改的条款,像鸠山这样经历过中日关系最好时期的人,看到今天的局面,为什么会愤怒? 因为他知道,一旦信任崩了,再想重新建立,难如登天,他说得没错,这不仅是一段历史账,更是一段人心账。

甜小豆
不要赔款的意思是——永不原谅
大 便美丧 回复 11-23 22:32
是血债血偿
雪狼
不要赔款意思是你们等着吧,把我们家毁了,人杀了,赔点钱就想了事。不共戴天之仇,誓必诛之
用户15xxx52
应该让日本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