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论黄河从渤海改道黄海入海,是科盲论调 有人说,谈论黄河改道黄海入海,其出发点无

南山樵夫 2025-11-23 18:30:42

妄论黄河从渤海改道黄海入海,是科盲论调 有人说,谈论黄河改道黄海入海,其出发点无非是为了保护渤海,让黄海永久岸线向东扩张。看看地图就明白了,意义重大。 我的观点是,强行对黄河进行改道,强行以扩大黄海面积为出发点的黄河改道,都是不讲科学的,甚至是伪科学的论调。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1946年前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改道26次;史学界通常认为有6次重大改道,被称为“黄河六徙”。每一次的黄河改道,都是自然界自然选择。当时的劳动生产率和设备较差的情况下,人们只能承受大自然的变化,对于黄河改道这样的大事情几乎是无能为力。由于黄河水带来泥沙较大,使黄河逐渐成为地上河,开封段高于开封城7~10米。 黄河原本一直是流入渤海的,可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他改道流入黄海只有727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那只是一瞬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抵御金兵南下,决开黄河大堤,导致黄河改道,南流在江苏北部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决堤,改道从山东东营入渤海,一次改造是自然形成的。 国民政府也有一次让黄河临时改道,与宋朝的那次改道有惊人相似之处。1938年花园口决堤及1947年堵口被视为特殊时期临时改道,不计入重大改道统计。这次改道是蒋介石搞的,历史是应该记住的。 为什么不能让黄河改道?这是因为,一是中原不可一日无黄河。虽然黄河偶尔有行程,水利灾难的可能性,但是从中原,从河南到山东,黄河的母亲之水,滋润养育了广大地区的人民,依然是中国的母亲河,为每一年的农业丰收,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这个地方如果改了,可以影响几乎有上亿人的生活与生产。也就是说中原这个地区与黄河是紧密相连的,没有黄河的滋润就没有中原地区文明的发展,中原与黄河的结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水乳交融。 二是黄河改道需要大量的搬迁。曾经的黄泛区已经变成了从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到江苏北部的众多地区,村庄怎么办?农田怎么办?运河怎么办?黄河改道可能会影响几千万人以上的生计。其他河流怎么办?所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是没有多少利润的。是损害历史,损害现实,也是损害未来的一种纸上谈兵。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话题以后,在一瞬间就可以否定他。 第三,黄河的陆地行程不需要黄河来完成。目前,在江苏东部沿海的广大滩涂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沙洲。淮河以南的降水量较大,冲积的淤泥经过淮河,里下河,苏中灌溉总渠等水利设施,及众多的中小河流,源源不断的把陆地上的泥沙带入黄海。这就是黄海在黄河已经不流入黄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他的金黄颜色,就是说,江苏外海的成陆过程,方兴未艾,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大可不必为了这一段陆地的形成而改变数以亿计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发展,新陆地的形成,黄海必将成为中国的内海,一点科盲们不用着急。 所以说,妄论黄河改道,从现实角度讲,于国无利,与人民无利。从历史的角度讲,等于是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中国的风水,是不得人心的非科学论调。故此,黄河改道之所可以休矣!

0 阅读:1
南山樵夫

南山樵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