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恐怕再也难站起来了,原因有这几点:第一,美国的政治生态最近有点“卡壳”,两党竞争本来是好事情,但现在越来越像“为了反对而反对”,看看数据,第118届国会只通过了34项法案,创下历史新低,去年债务上限危机的时候,两党吵得不可开交,差点让政府违约。 说起美国这几年走下坡路,很多人觉得这是个超级大国怎么就这么快露怯了。其实细看下来,问题出在好几块儿,先从政治这摊子事儿说起吧。本来两党轮流坐庄是美国制度的亮点,能互相监督啥的,可现在呢,民主党共和党之间越来越像死对头,啥事儿都得先搁那儿互相拆台。看看第118届国会的数据,从2023年1月开张到2025年1月收摊,总共就通过了274项公共法案,但第一年头儿就只过了34项,这数字创了历史新低,比大萧条那会儿的国会还窝囊。 专家们直摇头,说这是自1930年代以来最没效率的一届,提案堆在委员会里一动不动,议员们光顾着党派拉锯了。去年2023年的债务上限危机就是活例子,美国债务堆到31.4万亿美元,财政部长耶伦从1月19日就开始使出“特殊措施”拖时间,可国会两党在那儿扯皮,共和党要砍开支换提高上限,民主党咬牙不让步,闹到5月底才勉强通过《2023财政责任法案》,上限暂停到2024年底。要不是最后关头麦卡锡和拜登咬牙签了字,政府真就得违约,那股市得崩盘,全球经济跟着遭殃。这不光是钱的事儿,更是两党把国家大事当选战筹码,民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政治卡壳还不止国会内部,联邦和州一级也老唱反调。拿堕胎权来说,加州啥都支持,德州直接禁了;移民政策上,纽约欢迎,亚利桑那堵墙修得飞起;枪支管制,伊利诺伊严得一批,得州还放松了。疫苗接种也一样,疫情刚过,有些州推令,有些州就搁那儿拖后腿。这么各玩各的,全国治理成一锅粥,供应链一出事儿就乱套。2023年疫情余波,制造业外流问题暴露无遗,美国工厂盯着空货架发愁,中国供应商一延误,全线卡死。联邦数据说,制造业岗位流失了上百万,现在回不来,经济韧性弱得像纸糊的。 转到经济这块儿,美国现在是两头大,中间小。科技巨头们在AI和生物科技上还牛着呢,硅谷天天出新活儿,纳斯达克指数蹭蹭涨。可制造业呢,早外包光了,疫情一闹,供应链危机闹得鸡飞狗跳。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就是下马威,存款人冲银行门,股市蒸发几万亿,暴露了金融体系的脆骨头。更扎心的是财富分配,美联储数据到2025年第二季度,最富1%的人握着全国31%的财富,中产阶级收入20年没啥动静,停在6万美元上下晃悠。这么失衡,经济底子就虚,底层人消费不起,富人光囤股票,循环一转,全靠债务堆着。Oxfam报告说,从1989到2022年,白人家庭财富涨了7.2倍,黑人家庭才1倍,拉美裔更惨,差距拉大到天堑。年轻一代呢,千禧和Z世代攒钱比爹妈那辈少多了,退休账户里好多是零蛋,养老压力全砸头上。 社会层面,美国裂痕深得像地震带。从“黑命贵”运动到2021年国会山骚乱,不同群体在种族、性别、阶级上掐架掐得不可开交。学校教啥都能吵翻天,家长会上文件飞,孩子夹中间。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调查说,82%美国人觉得社会分裂在加剧,80%的人说两党选民不光政策对不上,连基本事实都对不上。2025年大选前,40%选民担心暴力冲突升级,这可不是空穴来风,阿富汗撤军那乱劲儿还历历在目,喀布尔机场士兵推人群,直升机扬尘,撤离飞机上挤满人,丢下无数盟友。转到俄乌战争,美国砸进去几千亿军援,国会辩论厅议员翻报告争追加资金,可国内共识少得可怜,疲劳感上来,援助就摇摆。 国际上,美国的掌控力真不如从前了。阿富汗撤军后,盟友们心凉半截,欧洲开始琢磨“战略自主”,2025年欧盟议会投票推进这事儿,德国法国领头,说要少靠美国,多自力更生。中东国家也调整外交,沙特王宫外交官换文件,石油贸易开始试水非美元结算。金砖国家扩员到10个,2025年巴西峰会各国领袖握手,美元在全球储备里的份额滑到58%以下,新兴国家推“去美元化”,用本币贸易、黄金储备顶上。 中央银行2024年买了1045吨金,2025年第一季度又添244吨,波兰带头90吨,新兴市场跟进,这势头直指布雷顿森林三期,商品货币取代美元霸权。中国在5G和新能源上领跑全球,2024年装了649吉瓦风光容量,占全球60%,2025年上半年风电涨16%、太阳能涨43%,总装机超1.2太瓦,2030目标提前六年达标。深圳工厂流水线转个不停,5G基站出口欧洲,欧盟一边欢迎一边警惕,怕技术依赖。这些问题堆一块儿,美国站不稳不是没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