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独独对朝鲜瑟瑟发抖?很多人以为是怕平壤的核按钮,错了!真相是,朝鲜是全亚洲唯一一个让日本“金元外交”彻底失效的死角。当一个国家既不吃你的饭,也不买你的货,还时刻准备着给你一拳时,日本手里那点“经济制裁”的王牌就变成了一张废纸。 日本在亚洲横行多年,靠的就是“金元外交”这张王牌。别的国家要发展,要么缺资金要么缺技术,日本总能精准补上这些缺口。 在东南亚,日本砸钱砸得心甘情愿,东盟各国的港口、道路很多都有日本投资的影子。印尼的巴丁班港花了日本2000亿日元援建,缅甸的迪洛瓦港湾经济特区大半资金来自日本日元贷款,就连马来西亚的海上交通管制官训练中心,都是日本掏了370万美元建的。 日本这么做可不单单是做慈善,它通过这些投资,把自己的管理模式和人员嵌入当地,既控制了海上交通要道,又扩大了外交影响力,简直一本万利。东南亚国家拿了日本的好处,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得给日本几分薄面,日本的汽车、家电也能顺理成章地占领当地市场。 可这套在朝鲜面前,日本算是彻底栽了跟头。朝日之间的贸易额,说出来可能没人信。近几年双方年贸易额最高也就几百万美元,还不够日本跟中国一天贸易额的零头。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在全球都受欢迎,唯独在朝鲜打不开市场。朝鲜老百姓日常用的大多是本土产品或者中国、俄罗斯的替代品,日本商品连货架都上不去。 日本想通过援助换影响力,朝鲜更是直接不接招。早年间日本曾提出给朝鲜经济援助,想以此换取绑架问题的谈判主动权,结果朝鲜直接怼了回去,要求日本先解决二战赔偿问题。朝鲜根本不稀罕日本的贷款和投资,它的经济体系走的是自给自足的路子,能源和粮食基本能实现内部循环,就算外部封锁也能扛住。 这背后藏着深层次的历史恩怨,二战时期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给朝鲜人民留下了永远的伤痛。朝鲜从上到下都对日本保持着极高的警惕,认定日本的“金元外交”就是新的殖民手段。所以不管日本开出多优厚的条件,朝鲜都不为所动,坚决不让日本的经济势力渗透进来。 日本急了就想搞经济制裁,可制裁来制裁去,发现受伤的从来不是朝鲜。日本对朝鲜的出口本来就少,制裁后几乎没什么损失;进口方面,日本从朝鲜买的主要是一些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很容易找到替代品。反观朝鲜,早就习惯了西方世界的封锁,经济体系有很强的抗打击能力,日本的制裁根本伤不到它的根本。 更让日本头疼的是,朝鲜不仅不吃它的糖,还攥着能打疼它的拳头。朝鲜的导弹技术一直在进步,射程早就覆盖了日本全境。日本虽然有美国撑腰,有导弹防御系统,但面对朝鲜说打就打的强硬态度,还是心里发怵。 别的国家拿了日本的好处,就算有矛盾也会坐下来谈。朝鲜却不一样,日本敢挑衅,朝鲜就敢直接亮剑。这种“油盐不进还不好惹”的态度,让习惯了用金钱解决问题的日本彻底没了辙。 日本在亚洲到处撒钱换影响力,唯独在朝鲜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它既不能用经济利益拉拢朝鲜,也不能用制裁逼迫朝鲜妥协,反而要时刻提防朝鲜的军事威慑。这种有力使不出的憋屈感,让平时趾高气扬的日本,只能对朝鲜瑟瑟发抖。毕竟在一个不吃你那套、还能随时让你付出代价的国家面前,日本的“金元外交”再厉害,也不过是纸糊的老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