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台后蒋介石怒骂两人毁江山,一个把兄弟一个美国人,真相藏着必然 1949年成都机场,蒋介石最后望了眼故乡,转身飞往台湾。 此后无数个日夜,他对着大陆方向怒骂,把丢江山的账算在两个人头上。 这两人一个是和他拜过把子的李宗仁,一个是美国外交官马歇尔。 蒋介石至死都没原谅他们,可真相真的如此吗? 蒋介石和李宗仁的结拜从一开始就没真心。 1926年长沙城里,蒋介石主动提出拜把子,手里还攥着提前准备好的兰谱。 李宗仁心里清楚这是拉拢桂系的手段,可架不住蒋介石再三坚持,只能点头答应。 谁能想到,刚合作没多久,蒋介石就对桂系下了手。 清党行动后,蒋介石派十万大军南下,目标直指桂系控制的武汉。 李宗仁知道硬拼没有胜算,只能把部队交给白崇禧等人,自己跑到香港避难。 可蒋介石没打算放过他,一边猛攻广西,一边施压香港总督,逼着李宗仁继续逃亡。 此后近十年,李宗仁在越南、海外辗转,身后总有蒋介石派来的特务跟踪。 抗战期间,两人暂时放下恩怨,可蒋介石的猜忌从没停过。 他总让桂系部队打头阵,想借日寇之手削弱李宗仁的力量。 李宗仁没辜负国家,指挥台儿庄战役打出了正面战场首个重大胜利。 可这份功绩没换来信任,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竟密令沈醉刺杀李宗仁,只是因为美国看中了李宗仁当新代言人,才临时叫停。 再说说马歇尔,这位美国调停者成了蒋介石的另一个出气筒。 抗战时,马歇尔主导的美国援助附带一堆条件,不仅要国民党承担美军开支,还攥着租借法案的支配权。 蒋介石心里憋火,却不敢明说,只能在日记里抱怨美国欺弱畏强。 抗战结束后,马歇尔来中国调停国共冲突,可蒋介石只想借和谈拖时间调兵。 1945年北平谈判达成停战协定,蒋介石急着找马歇尔,想让他继续拖延,却被一口拒绝。 1946年,蒋介石不顾调停结果发动内战,马歇尔怒而回国,后来干脆停了对蒋的援助。 其实蒋介石骂了一辈子别人,却从没反思过自己。 除了李宗仁和马歇尔,刘峙、胡宗南等将领也成了他的“背锅侠”。 可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官员腐败,他自己独裁统治,忽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这样的政权怎么可能长久。 蒋介石到死都没明白,丢江山从不是某个人的错。 李宗仁的派系抗争、马歇尔的政策调整,都只是表面因素。 真正的原因,是他代表的阶级背离了民心,是国民党的腐朽让自己走向了灭亡。 历史早已给出答案,得民心者得天下。 中国共产党站在人民一边,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如今,台湾回归祖国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