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明,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中国将坚决维护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24 15:45:22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明,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馆,中国将坚决维护自身权益,让英国承担相应后果。 这事还得从2018年说起,当时中国花了2.55亿英镑,买下了伦敦塔桥旁的皇家铸币厂旧址,打算在这里建一座新的大使馆,把中国在伦敦分散的外交机构整合起来,打造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外交枢纽。 伦敦塔桥边那块地买了七年,还没批下来。2.55亿英镑真金白银砸进去,就为建个新大使馆,结果呢?一拖再拖,中国耐心快耗光了,这次外交部直接放话:再不批,就让英方自己兜着后果。这事儿,到底卡在哪儿?   这事儿的根子,得从2018年说起。那时中英关系还带着“黄金时代”的暖意,中国相关方面经过反复考察,花2.55亿英镑——折合成人民币约23亿元——买下了伦敦泰晤士河北岸、伦敦塔桥旁边的皇家铸币厂旧址。   这块地绝不是普通角落,从1279年起就一直是英国造币的核心地方,2003年停产后空了十多年,在伦敦本地算是小有名气的历史地标。   中国拿下这块地的想法很明确:把散在伦敦各处的中国外交机构拢到一起,建一座能办公、能办领事业务、还能搞文化交流的现代化馆舍,让这儿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外交中心。   项目刚启动时,推进得特别顺利。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还亲笔表态支持,说这个项目是“中英关系紧密相连的象征”。   伦敦当地的区议会也仔细审过中方交的设计方案,明确说规划“合得上周边风貌”,完全符合英国《城乡规划法》和伦敦的建筑保护规定,就连伦敦建筑协会这样的专业机构都投了赞成票,不管是合规性还是技术层面,都挑不出一点毛病。   按英国自己的《规划审批程序指南》,这种重大项目审批最多不会超过12个月,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到2021年前后,这座新使馆就能用起来了。   事情的转折,和英国的战略转向紧紧绑在了一块儿。后来英国推出“全球英国”战略,又跟着美国搞起了所谓的“印太转向”,英国政坛对中国的态度一下子变了味。一群不怀好意的政客跳出来,硬生生把原本单纯的外交馆舍建设,拔高到了所谓“战略安全议题”的层面。   议会还专门组了个反华小组,拿着放大镜在项目里找碴,区议会马上跟风,用没影的“安全风险”当理由,直接把已经过了初步审核的规划方案给否了。   审批权被收回到英国中央政府手里后,更荒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英国方面先是搞了一轮又一轮的安全评估,前前后后一共四次,每次都抛出新的刁钻要求。他们甚至极端地让中方交“没删过的结构图纸”,还追着问“地下二层是不是留着建通信隧道”——这种要求早就超出了外交设施审批的常规范围,说白了就是故意找茬。   更可笑的是,这些所谓的“安全顾虑”,从头至尾都没有实打实的证据撑着,地缘战略委员会那些研究员说的“间谍风险”“控制基础设施风险”,全都是没真凭实据的瞎猜。

0 阅读:3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