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洪都拉斯想用“断交”制裁中国?很多人以为这是为了那点可怜的虾出口,错了!真相是,这完全是美国导演的一出“代理人闹剧”。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驻洪都拉斯大使: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是公然开历史倒车) 当洪都拉斯的白虾在中国市场遭遇暂时困境,不少声音将矛头指向中洪合作,甚至传出 “双边关系遇冷” 的猜测。 2023 年3月,北京与特古西加尔巴同时传来消息:中洪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个历史性的决定,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两国合作的大门。 洪都拉斯这个以农产品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国家,终于找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 ,有望借助中国的市场与技术得到改善。而对中国来说,这是中拉合作蓝图上的又一重要落笔。 建交之初,中方承诺的 3 亿美元援助很快落地,基建、教育、电信等关键领域的合作迅速铺开,一场基于平等互利的双向奔赴正式启程。 可惜,该国经济结构单一,依赖农产品出口,长期受美国和台湾的经济援助影响,建交后未能快速填补市场空白,民生压力加剧。 中洪建交后,双边贸易逆差显著,中国对洪出口 25 亿美元,洪对华仅出口 3590 万美元。恰巧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在拉美影响力,通过拉拢洪都拉斯反对派,干扰中洪合作。 2025年,7-11月期间,洪都拉斯反对派候选人阿斯富拉、纳斯拉亚分别访美并表态靠拢美国与台湾,试图换取经济支持。 可那些装满优质咖啡的集装箱正频繁穿梭于太平洋,洪都拉斯乡村的孩子们即将走进崭新的农业学校,50 多个城市的居民还记得中国援助的小麦粉香。 这场跨越万里的合作,真的会被争议困住吗? 如今,中洪自贸协定谈判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中企在洪北部投资的工业园即将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中方还计划为洪都拉斯白虾养殖户举办技术培训班,助力他们降成本、提竞争力。 至于,洪方部分候选人在美炒作台湾问题, 11 月 18 日,中方再次重申台湾问题的敏感性,提醒洪方勿发出错误信号。而两边的合作项目仍在务实推进中。 关于 “合作遇冷” 的猜测,部分候选人试图炒作议题换取政治利益的意图,终究抵不过务实合作的累累硕果。 洪记者奥尔蒂斯在中国走访两个半月后感慨:“现实的中国与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完全不同”,中洪合作的真相也同样简单,它不是短期的利益交换,而是全球南方国家相互支持的长期选择。 太平洋的风浪或许会带来暂时的波动,但中洪合作的根基早已扎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里。这场跨越万里的携手,藏着的是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的生存智慧,更是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时代密码。 那些正在建设的学校、飞驰的货轮、增长的贸易数据,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真正的合作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中洪故事,才刚刚翻开精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