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解读|赛道热点追踪 2025.11.24】🔥趋势总览:本周市场核心逻辑依然紧密围绕“AI总龙头”展开,但关注点正在从单纯的“算力堆砌”向“架构升级(CPO/OCS)”与“端侧落地(眼镜/手机)”深化。同时,机器人量产时间表的明确与存储芯片的涨价潮,为市场提供了两条高确定性的产业主线。————————————1️⃣ 【AI基础设施:光与热的革命】📍细分方向:CPO光引擎 / OCS光交换 / 液冷 / 高端PCB材料🚀核心逻辑:算力需求倒逼架构升级,能耗与速率瓶颈催生新技术渗透。🔹行业动态: * 光互联升级:随着谷歌Gemini 3等大模型对集群效率要求的提升,传统的电交换面临瓶颈。OCS(光路交换)方案因低延迟、低功耗被海外大厂(谷歌/Meta)采用,国内相关光器件与模块厂商已开始产生收入,800G/1.6T光模块需求持续紧俏。 * 材料与散热:AI服务器内部传输速率提升,推动覆铜板向更低损耗的M9等级升级,上游特殊树脂材料需求激增。同时,高功耗机柜使得液冷成为新建数据中心的标配,渗透率正处于加速爆发期。2️⃣ 【AI终端与应用:新硬件元年】📍细分方向:AI眼镜 / AI手机散热 / B端应用🚀核心逻辑:巨头下场打造“爆款”硬件,大模型能力溢出赋能B端SaaS。🔹行业动态: * AI眼镜:阿里巴巴即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深度整合支付与生活服务,有望引爆继耳机、手表后的又一消费电子大品类。上游芯片与精密结构件供应商迎来新机遇。 * AI手机:华为Mate80系列有望首次搭载微型风扇主动散热技术,以应对端侧AI大模型的高功耗挑战,散热模组价值量大幅提升。 * 大模型应用:谷歌Gemini 3与阿里千问等新模型在多模态与逻辑推理上的突破,加速了AI在办公、创意等B端场景的商业化落地,相关应用厂商用户数与活跃度显著提升。3️⃣ 【具身智能:量产前夜】📍细分方向:广东产业链 / 灵巧手 / 核心零部件🚀核心逻辑:政策定调量产节点,供应链企业凭“实锤订单”兑现业绩。🔹行业动态:广东省发布重磅文件,明确2026年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产业链调研显示,头部零部件厂商(如精密结构件、传感器)已向海外头部客户批量出货灵巧手等关键部件,营收规模跨入千万级门槛,行业正从概念走向产业化实质阶段。4️⃣ 【半导体存储:超级周期开启】📍细分方向:DRAM涨价 / 国产化突破🚀核心逻辑:供需剪刀差扩大,AI驱动存储进入长景气周期。🔹行业动态:机构预测DRAM价格到2026年累计涨幅可能高达50%。在AI庞大需求的推动下,原厂减产叠加HBM产能挤压,导致普通DRAM供不应求。同时,国产存储大厂在DDR5/LPDDR5X等高端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国内产业链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期。————————————💡【策略总结】➤ 抓主线:紧扣AI这一核心驱动力,关注架构变革带来的增量环节(OCS、CPO、液冷、主动散热)。➤ 看落地:对于机器人和AI应用,重点考察是否有明确的量产时间表或真实的B端商业化收入。➤ 重周期:存储芯片的涨价逻辑清晰且持续时间较长,是当前半导体板块中确定性极高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