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方面传出消息! 日本方面:如果东方大国限制稀土供应,日本就会联手美国再收紧对华芯片设备出口。话不长,却是把两条最要命的链条都点了名。 这是在2025年11月20日石平接受彭博社(Bloomberg)采访时提出,随后被多家主流媒体和行业观察网站转引。 石平本人是华裔出身,却因长期发表极端反华言论,已于2025年9月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他的这番话,不仅被多家主流媒体转载,更在舆论场上引发强烈震荡。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目前,全球稀土精炼和分离产能的90%以上集中在中国,日本超过60%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供应。 日本媒体自己都把稀土称为“工业大米”,一旦中国“断供”,日本高端制造业将陷入“断炊”之困。石平却轻描淡写地宣称“中国不太可能像十多年前那样打稀土牌”,这种自信,未免过于天真。事实上,中国并未真正动用这张牌,但仅仅是一点点风声,就足以让日本产业界高度紧张。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副所长森永正裕坦言,日本企业最担心的就是中方限制稀土出口或强化贸易管理。 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确实有一定优势,光刻胶、高纯度氟化氢等细分市场占有率超过70%。但芯片制造最核心的光刻机,几乎被荷兰ASML垄断,日本企业市场份额不足6%。日本对华芯片设备出口额,占其对华出口总额的10%以上。 如果日本跟随美国,进一步限制对华出口,不仅会失去中国市场,更会加速中国芯片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 目前,中国芯片自给率已提升至70%,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实现量产,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历史早已证明,封锁只会让中国更快补齐短板。 石平鼓吹的“日美同盟优势”,听起来很响亮,但现实远非如此。美国“美国优先”的政策,决定了其不可能为了日本而牺牲自身利益。上世纪80年代,美国以“日美半导体协议”强行压制日本半导体产业,导致日本从全球霸主沦为附庸。 如今,美国一边口头支持日本,一边只卖武器,日本俨然被推上“亚洲乌克兰”的前线。石平口中的“联手反制”,不过是把日本当成牺牲品。 更有意思的是,石平的言论本身就充满矛盾。他一边说“中国不会打稀土牌”,一边又紧张地建议日本“准备反制”,这恰恰说明,他内心清楚,中国的稀土牌是日本真正的“七寸”。日本企业界和媒体对稀土的担忧,远比石平的嘴硬要真实得多。 中国的反制,早已不是停留在口头。中国驻日大使馆罕见重提《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这一条款规定,创始会员国无需安理会授权,即可对重启侵略政策的敌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这不仅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严正警告,更是将日本某些政客的言论与历史上的军国主义联系起来,敲响了历史的警钟。 中日关系的走向,关键在于日本是否愿意回到和平发展的正轨。 如果执意挑衅,不仅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更可能因稀土断供而让高端制造业陷入停滞。美国不会为日本“背锅”,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日本自己。 石平之流的投机言论,注定只是历史的笑料。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真正的智慧,在于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希望日本政客能认清现实,不要让一时的冲动,毁掉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