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你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人肉盾牌”。指望日本开放港口让你撤?那简直是与虎谋皮。真正的撤侨,早在外交部发布“暂勿前往”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全是命! 数据比传言更扎心,截至2024年6月,在日中国人已超84万,光留学生就达13.4万,这个数字远比70万更触目惊心。 11月14日外交部的“暂勿前往”提醒,根本不是随便说说。今年以来,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频发,多起遇袭案至今未破,安全环境早已拉响警报。 日本官房长官嘴上说“沟通重要”,行动却暴露心虚。中方亮明风险后,他们拒不收敛,反而让领导人发表涉台挑衅言论,恶化交流氛围。 各大航司的反应已经给出答案。提醒发布当天,国航、东航等六大航司连夜开放退改通道,这是用行动告诉你“该撤了”。 上海多家旅行社退团率超六成,赴日游订单断崖式下跌。普通民众都懂趋利避害,可仍有几万人抱着侥幸留在当地。 日本心里打得什么算盘,明眼人都清楚。中国游客消费占其外国游客消费总额的50%以上,我们的人、我们的钱,都是他们牵制中方的筹码。 战争状态下,日本的港口、机场会第一时间纳入军事管控。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交战国,会敞开国门让敌方公民从容撤离。 外交部和使领馆能做的,是提供紧急协助,却没法在战火中开辟安全通道。真到炮声响起,没人能保证每一个人的安全。 那些觉得“不会真开战”的人,忘了日本首相公然暗示武力介入台海。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玩火,冲突的风险从来都不是零。 84万在日同胞的安危,牵动着国人的心。但外交部的提醒已经把路指清,听劝撤离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负责的选择。 所谓“滞留”,很多时候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总觉得风险离自己很远,可国际局势的突变,往往只在一瞬间。 日本拿民众当筹码的算计,卑劣又危险。可我们能做的,就是不上这个当,及时抽身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撤侨从不是等战火燃起才启动,提前规避风险才是最高明的自保。外交部的每一次提醒,都是用经验换来的保命信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