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若开战,可千万别盲目自信!高志凯的提醒,每个中国人都该听。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要把隐藏在人民中的日本人揪出来,一旦开战,不知他们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高志凯的 “揪出来” 绝非针对普通在华日侨,而是直指战时可能存在的 “非对称破坏者”,目前在华日本人约 12 万,其中 30% 从事技术、贸易等敏感行业,2024 年日本驻华使馆公开数据显示,仅长三角地区就有 2.3 万名日本技术人员参与半导体、汽车制造等产业链核心环节。 这些人中若混有情报人员,战时只需传递关键工厂位置、电力枢纽分布等信息,就能让精准打击效果大打折扣,历史早已敲响警钟,抗战时期,日本特务伪装成商人、学者测绘中国军事地图,甚至提前标注桥梁承重数据,导致国军后勤运输屡屡遇袭。 如今技术手段更隐蔽:2023 年江苏破获的日本公民非法测绘案中,嫌疑人正是以 “地质考察” 为名,试图获取沿海雷达站坐标,高志凯的提醒,本质是呼吁警惕 “现代版测绘战”—— 在导弹对决的同时,隐蔽战线的较量早已打响。 有人觉得 “东风导弹够强,何必怕小股特务”,这种心态恰恰踩中了现代战争的陷阱,现代战争拼的不仅是火力,更是产业链与信息网的韧性。 更隐蔽的威胁在信息领域,2024 年某社交平台曝光,一名日本 “留学生” 长期搜集中国军迷论坛讨论,整理出歼 - 20 训练规律分析报告,这种 “民间信息聚合” 比传统间谍活动更难察觉,却能为日方提供重要情报支撑。 高志凯的提醒之所以值得重视,源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焦虑,作为曾被日本侵略的国家,中国对 “不宣而战的破坏” 有切肤之痛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特务已潜伏东北十年,这种 “长期布局” 的危害性远超正面战场突袭。 而现实中,日本自卫队 2024 年版《防卫白皮书》明确将中国列为 “最大战略挑战”,其情报本部预算连续 5 年增长,很难保证不将触手伸向中国民间。 以上是小编个人看法,如果您也认同,麻烦点赞支持!有更好的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方便大家一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