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生育不要光喊口号! 得让那些想生却生不出的家庭,在掏钱的时候不要那么肉疼。不然政策再暖,也透不过一张张催款单。 见过太多夫妻,为了一张“生育通行证”把日子过成了减法:原本攒着换房的钱,填进了试管婴儿的缴费窗口;丈夫下班后跑代驾,妻子省掉护肤品,连菜市场的肉摊都绕着走。有个姐妹说,每次去医院,缴费单上的数字比化验单更让她心慌——促排针一针上千,取卵手术几万,胚胎移植又是几万,每一笔都像往秤上添砝码,压得人喘不过气。 政策里说“减轻生育负担”,可落到实处,该掏的钱一分没少。要是能把不孕不育治疗纳入医保,哪怕报销一半,也能让这些家庭松口气;要是医院能明码标价,少些“特需服务”的溢价,少些捆绑消费,或许生育就不会变成一场“金钱考验”。 毕竟,让想生的人敢生、生得起,才是最实在的鼓励。不然,再响亮的口号,也抵不过催款单上冰冷的数字,凉了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