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目光聚焦于中日博弈,越南航空市场的一则新闻,提前揭晓大结局!越南航空突然宣

青衫栀幽音 2025-11-25 19:15:35

当全球目光聚焦于中日博弈,越南航空市场的一则新闻,提前揭晓大结局!越南航空突然宣布停飞仅租用半年的中国C909客机,而一个月之后迎来反转,宣布C909又重返航线了!中国正在跟日本外交激战,越南官宣这一消息,像是在站队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今年4月,越捷航空从中国租了两架C909支线客机,飞越南国内的短途航线,这飞机在半年里跑了380多趟,一次故障都没出过,客座率稳定在85%以上,按理说这种省心又赚钱的机型,航空公司应该抢着续约才对。   可到了10月租期一满,越捷就宣布停飞,理由是要调整机队结构,这说法一听就很官方,毕竟谁会把用得好好的设备突然停掉?外界猜测纷纷,有人说是政治压力,有人说是成本问题,但真实情况往往比表面复杂得多。   先看看账本上的事,湿租模式下,飞机、机组、维护全套服务都由中方提供,越捷只管收钱卖票就行,听起来省心,但越南民航法规要求国际航班里至少一半机组得是本国人,机长还必须持有越南执照。   这次合作的机组清一色中国籍,严格来说属于过渡状态,越捷本打算改成干租,自己培养机组慢慢接手,可培训体系、认证流程都没准备好,想换又换不利索,只能先暂停观望。   成本压力也不是小事,中国机组的薪资标准比越南本土高不少,短期还能扛,长期下来这笔开支就很可观,越捷管理层盘算着,如果能用自家机组操作,每个月能省下一大笔固定支出,这对廉价航空来说是实打实的利润空间。   但暂停运营的真正导火索,可能还是那段时间的外部氛围,10月正值联合国大会前夕,越南政府频繁和美方接触,希望在南海议题上得到支持,这种时候继续大张旗鼓用中国飞机,难免让人觉得不太合时宜。   停飞中国客机,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姿态,毕竟越南60%的出口依赖欧美市场,航空安全认证长期由美欧把持,谁也不想因为用了中国飞机就被西方在别的环节找茬,这种顾虑不是空穴来风,全球适航认证体系里,FAA和EASA的标准就是两道绕不开的关卡。   可问题在于,飞机停了航线还得继续飞,那一个月里,越捷的短途运力立刻吃紧,岛线航班要么减班,要么临时调用其他机型顶上,但能替代的飞机不是油耗高就是维护贵,一圈算下来成本反而上去了。   更让人尴尬的是,美国那边之前承诺的投资和技术支持,迟迟没见到实质进展,几艘巡逻艇、几架教练机倒是送来了,但越南真正想要的F-16战机还停留在口头阶段,画的饼很大,落地却很慢,这种时候再看看停飞带来的实际损失,账怎么算都不太划算。   反观C909的表现,数据摆在那里,根据国内其他航司的运营记录,同级别机型一年能省五十多吨燃油,折算下来就是几十万实打实的成本差距,对于越捷这种靠低价竞争的航空公司来说,这点优势足够诱人。   转机出现在10月底,文莱民航局给C909颁发了国际适航证,不光是客运构型,连医疗机等多个版本都一起认可,紧接着越南民航局也调整了标准,把中国的相关认证纳入承认范围,这意味着C909在越南运营的法规障碍基本扫清了。   这两个动作看似技术性调整,实际上撬动了美欧长期垄断的认证体系,过去几十年,谁想进入国际民航市场,就得拿着FAA或EASA的通行证,现在东南亚国家开始自己认可别的标准,这条铁律开始松动了。   11月20日,越捷正式宣布和成都航空续签半年合同,C909将在25日重新上线,每天跑四个班次,频率比之前还高,这次官宣没有任何拐弯抹角,语气干脆利落,仿佛之前那一个月的停飞只是例行调整。   巧的是,这消息放出来的时候,日本那边正因为涉台问题频频放狠话,自卫队也在媒体前展示各种军事设想,这种敏感时刻,越南高调宣布中国客机回归,不管主观意图如何,客观上都会被解读成某种信号。   越南一向擅长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这次选择也不例外,只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回他们发现务实选择可能比政治站队更有价值,美国的承诺兑现周期太长,中国的飞机现在就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天平自然往实际利益那边倾斜。   对越捷来说,这次折腾最大的收获是验证了C909的可靠性,从试用到停飞再到续约,整个过程相当于给这款飞机做了一次完整的压力测试,结论就是它确实好用。   对越南民航业而言,这事倒逼他们加快本土化培训体系建设,既然决定继续用C909,就得尽快培养出能操作这款机型的本地机组,这对越南民航的长远发展未必是坏事。   对中国商飞来讲,这一个月的经历远比一帆风顺更有价值,技术验证、法规适配、舆论应对、合作模式调整,该踩的坑都踩了一遍,积累下来的经验对后续开拓其他市场很有参考意义。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这家外航将恢复运营C909!

0 阅读:0
青衫栀幽音

青衫栀幽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