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彭德怀去世时,临终想见朱德,他一次一次地向看守请求,可谁也不告诉朱德。后来朱德知道后大声痛哭:“你们为啥子不让我去看彭老总!” 朱德参加护国战争后,去德国留学,接触马克思主义,1922年入党,回国后领导南昌起义。彭德怀在湘军历练,1928年起义加入红军。井冈山会师后,两人并肩作战,朱德稳重指挥大局,彭德怀冲锋在前。长征中,他们穿越险地,朱德统筹全军,彭德怀负责具体军团。抗战时,八路军架构下,朱德总指挥,彭德怀副手,分工明确。 这对搭档的默契,从井冈山起就刻进了骨子里。1929年大柏地战斗,红军被国民党军追得疲惫不堪,朱德站在峡谷高处定下伏击计,彭德怀就带着红五军战士趴在冰冷的草丛里,等敌人钻进“口袋”就率先杀出。子弹打光了,他抄起石头砸向敌人,战士们跟着冲上去肉搏,最终把敌人两个团全部歼灭,这场胜利成了红军下山后的翻身仗。 长征路上的生死考验,更让两人分不开。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是全军的“尖刀”,突破汝城封锁线时,敌军碉堡拦路,炮兵几发炮弹都没击中,他亲自操炮,一发就轰塌了碉堡,战士们跟着冲上去撕开了缺口。湘江战役中,朱德在指挥部统筹调度,下令红三军团死守阵地,彭德怀在前线督战,红五师付出伤亡三分之二的代价,硬是为中央纵队撑起了渡江通道。部队缺粮时,朱德把仅有的炒面分给彭德怀,彭德怀又悄悄塞回一半,说“你是总司令,得留着体力指挥全军”。 抗战时期的太行山,“朱彭总副司令”的名字成了日军的噩梦。1940年,日军用铁路、公路和碉堡织成“囚笼”,想困死根据地,朱德在延安拍板要打一场大仗,彭德怀就带着前线部队制定破袭计划。8月20日夜,105个团在2800多公里交通线上同时动手,正太路火光冲天,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日军的重要能源基地成了废墟。战斗中,彭德怀总往最前线跑,朱德就派通讯员“勒令”他回来,两人一个运筹全局,一个冲锋陷阵,硬是打出了振奋全国的百团大战。 他们的情谊,藏在枪林弹雨里,也藏在日常琐碎中。朱德知道彭德怀犯胃病,就把仅有的红茶和白糖都送给他;彭德怀担心朱德的安全,夜里每隔一小时就起来查岗,秋露打湿衣服也不在乎。1938年总部被日军包围,朱德让彭德怀先突围,自己带警卫营拖住敌人,彭德怀突围后立刻回头接应,两人里应外合打跑了日军。解放战争时,朱德在西柏坡统筹大决战,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三战三捷,宜川战役歼敌三万,硬是把胡宗南的部队打垮,保卫了中央机关。 几十年的并肩作战,他们早已不是简单的战友,更像亲兄弟。彭德怀耿直勇猛,朱德宽厚稳重,性格互补却始终同心。可谁也没想到,最后一面竟成了奢望。朱德的哭声里,藏着对老搭档的思念,更藏着对那段战火岁月的不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