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进行回敬,不知道现在新加坡脸上还挂不挂的住! 11月25日,我们驻日大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5-11-26 10:33:33

对新加坡进行回敬,不知道现在新加坡脸上还挂不挂的住! 11月25日,我们驻日大使馆刊文称,1942年3月,日军决定在新加坡设立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兄弟部队,内部通称冈字第九四二〇部队,总部设在新加坡,分支遍及东南亚,名义上负责消杀和给水,但实际饲养实验鼠、培养染有鼠疫杆菌的跳蚤。 这篇刊文等于把新加坡地盘上藏了八十年的历史疮疤直接撕开。 这波回敬来得实在漂亮,不知道新加坡现在脸上还挂不挂得住。 毕竟谁能想到,如今以 “历史清醒” 自居的新加坡,当年竟然是日军细菌战部队的核心巢穴,还是和臭名昭著的 731 部队称兄道弟的那种。 这支部队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临时编制,1942 年 3 月日军专门拍板设立,算是把 731 部队那套灭绝人性的玩法原封不动搬到了东南亚,内部通称冈字第九四二〇部队,听着像个普通后勤单位,实则是个量产死亡的黑作坊。 更讽刺的是,它的总部就设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的医学院旧址,把救死扶伤的地方改成培育毒菌的窝点,这种反差简直让人脊背发凉。 要是只在新加坡本地折腾也就罢了,这支部队还把毒手伸到了整个东南亚,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印尼的万隆到处设点,专门找那些气温 27℃左右、湿度大的地方,把它们变成培育鼠疫跳蚤的 “天然工厂”。 这些毒跳蚤可不是自己留着玩,日军用玻璃瓶封好,通过马来亚铁路往曼谷运,摆明了是要在更大范围搞细菌攻击。 更狠的是他们还策划过 “HO 号作战”,想把黑死病往美国头上扔,只不过后来没来得及实施,不然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 最打脸的是,这些罪行不是外人编的黑料,而是新加坡自己的学者挖出来的。 林少彬本来是搞技术的,就因为祖父 1945 年被日军以 “反日” 罪名杀了,才硬生生转行研究历史,一挖就是四十年,攒了 3000 多件文献,连日军当年的医学实验报告原件都找到了,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培育伤寒、疟疾、鼠疫病菌的记录。 美军战后做的《桑德斯报告》也能佐证,731 部队在新加坡的实验室里,除了鼠疫跳蚤,还养着天花病毒、破伤风细菌,简直是个移动的病毒库。 按理说,自家地盘上有过这种黑暗历史,就算不天天挂在嘴边,也该有个明确的说法,但新加坡这些年的态度多少有点含糊。 反观林少彬,都 68 岁了还在和时间赛跑,到处找知情者考证,就怕历史拼图少一块。 驻日大使馆这篇刊文,等于是把他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摆到了台面上,潜台词很明确:别装作看不见,你们这儿藏着的历史烂账,大家都清楚。 这波回敬的妙处就在于精准,专挑新加坡在意的 “历史形象” 下手。 平时新加坡总爱以二战受害国自居,纪念起当年的苦难头头是道,可偏偏对这块细菌战的疮疤讳莫如深。 现在被人直接把史料甩出来,说清楚这里曾是 731 部队的兄弟单位,还是整个东南亚细菌战网络的总部,等于当众揭了短。那些一直粉饰的 “干净形象”,一下就被这八十年前的毒菌戳破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支部队是当年裕仁天皇亲自批准成立的,属于日军的正式编制,可不是什么散兵游勇的个人行为。 也就是说,这是系统性的国家犯罪,而且就发生在新加坡的核心区域。 现在被驻日大使馆点破,等于把 “日本军国主义罪行” 和 “新加坡地盘” 牢牢绑在了一起,想摘都摘不掉。 说到底,这篇刊文就是用事实说话的回敬,不骂街不指责,就把史料摆出来,告诉你八十年前这儿发生过什么。 新加坡要是承认,等于打了自己之前模糊态度的脸;要是不承认,有林少彬的研究和美军的报告顶着,只会显得更心虚。 这种不软不硬却直击要害的方式,可比直接吵架管用多了,也难怪会让人觉得新加坡脸上挂不住 —— 毕竟被人撕开遮羞布,露出底下的历史疮疤,任谁都没法淡定。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回顾过往读历史

回顾过往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