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人问水浒为啥不按原著拍?就拿李逵来说,电视剧里总把他演成个傻大个,整天"俺铁牛、俺铁牛"的,看着挺憨厚,但书里可不是这么写的。 记得李逵对付黄文炳那段吗?书上写着"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把人给剐了。 更吓人的是后面,"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连宋江都分了一杯羹。 再说江州劫法场那段,书里描写李逵"脱得赤条条地,抢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短短两句话,画面感就出来了,这哪是咱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个憨厚汉子? 还有武松在鸳鸯楼那回,从张都监到看马的下人,再到端茶的丫鬟,一口气杀了十五个人。书上写他"方才心满意足",连刀都砍出缺口了。 最让人心里发凉的是宋江使的那招。为了让秦明上山,派人冒充秦明在青州城外杀人放火。 书上写得明白:"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就为了逼一个好汉入伙,害死了这么多无辜百姓。 要说其他狠人,霹雳火秦明绝对算一个。这位老哥上梁山的过程就够憋屈的——宋江为了逼他入伙,派人冒充他去青州城外杀人放火。 书里写得明白:"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结果第二天秦明回城,知府在城墙上骂他"反贼",把他全家老小的脑袋都挂在城头上。秦明就这么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上梁山。 再说个细节,张顺在浔阳江上报仇那段,书上写他"把尖刀在敌人身上割开胸膛,取出心肝"。这样的描写在水浒传里比比皆是,简直成了标准操作。 还有更瘆人的。李逵在沂岭杀四虎那段,书上写他"趁着那大虫的势,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看着挺英雄是吧?可你们记得他之前做了什么吗?他老娘被老虎吃了,他找到老虎洞,"把母大虫搠死,又把两个小虎也搠死了"。这报仇的手段,确实够狠的。 就连看着最讲道理的鲁智深,也有凶残的一面。在瓦罐寺那段,他遇上崔道成、丘小乙这两个恶人,书上写他"只一禅杖,把丘小乙打下桥去"。 接着又"再复一禅杖,把崔道成也打下水里去"。这还没完,他还要追到岸边,"把两个都搠死在岸边"。 说实在的,要是把这些情节原原本本拍出来,那得是什么画面?所以啊,咱们看水浒传得明白,书里写的和电视上演的,根本就是两码事。 这些好汉的形象,早就被一代代改编者给美化过了。真要按原著来,怕是很多人都要重新认识这部"四大名著"了。

老木匠
第一次看到《水浒传》原著中的血腥描写时,我也惊呆了。
半只青蛙
这才是艺术来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