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的鼠文化真的是这样吗? 入职三只松鼠=改叫“鼠某某”?这鼠辈文化,玩得有点过了吧?有人说入职三只松鼠,发现CEO叫“松鼠老爹”,老板娘是“松鼠老母”,连开会的桌签都印着“鼠安桥”“鼠思卓”,连党委名单上都是“鼠政委”“鼠丸子”… 更绝的是: 客服得管顾客叫“主人”,办公区叫“鼠窝”,连退货收件人都叫“退货鼠”(之前还因为谐音“退货死”被骂过)。 公司说“不是强制的”,但前员工偷偷吐槽: “你要不取鼠名,开会都没人认识你,群里说话都插不上嘴——说是自愿,其实是‘不选就不合群’。” 咱就是说: 企业搞点花名文化没问题,阿里叫武侠名、字节用英文名,图的是拉近关系。 可三只松鼠这操作,怎么看都像把员工“套进鼠皮”里: 你不是“张三李四”,是“鼠X鼠Y”; 顾客不是“消费者”,是“主人”; 连公司的正经文件,都得顶着“鼠”字落款。 网友吐槽得精准:“这哪是企业文化?这是把员工当‘宠物松鼠’养啊。” 最尴尬的是消费者—— 买袋坚果,客服上来一句“主人好~”,脚趾能抠出三室一厅; 退个货,收件人写“退货鼠”,本来只是想维权,瞬间觉得被内涵了。 企业文化可以“萌”,但不能“没边界”: 员工有自己的名字,顾客也不想当“主人”,咱买的是坚果,不是“鼠系剧本杀”的门票啊。 你觉得这种企业文化有必要提倡吗?
